连心同攻坚,携手奔小康。2019年上半年,镇平县老庄镇凉水泉村、李家庄村两个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市政府办公室连年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综合考核“好”等次,8人次被评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脱贫攻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根据全市脱贫攻坚统一部署,市政府办公室坚决响应、坚决担当、坚决落实脱贫攻坚联系帮扶责任。自2016年4月起,定点帮扶镇平县老庄镇凉水泉村,并派出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自2017年11月起,选派人员到老庄镇李家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市政府办公室在项目争取、资金协调、物资保障等方面给予凉水泉村、李家庄村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亮眼成绩。
党建统领
凝心聚力助脱贫
一栋栋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美好画面勾勒出镇平县凉水泉村、李家庄村脱贫攻坚的精彩影像。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赢起输不起的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良心活”,加强党组统领,坚持全域党建,强化统筹协调,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加强党组统领。成立了市政府办公室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统一组织协调定点帮扶工作。党组和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解决定点帮扶村的困难和问题,做好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坚强后盾。市长霍好胜和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共分包联系凉水泉村贫困户48户,定向开展帮扶,占该村74户贫困户的65%;各位帮扶责任人认真履职尽责,每月至少两次入户走访。
坚持全域党建。在县委组织部和镇联合党委的指导下,采取“支部+支部、企业+支部、社团+支部”的方式成立脱贫攻坚联合党总支,设立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域内就业、兜底保障四个专业党支部。通过落实“四联四促”“一会四题”“一讲四评”,统筹融合帮扶单位、党员干部、社会组织、乡贤达人等力量,进一步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帮扶。
坚持尽锐出战。市政府办公室选派1名处级干部和4名科级干部常驻帮扶村。作为市直15个单位驻镇平县扶贫工作队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驻凉水泉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把15个单位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捆绑帮扶,发挥了1+1>2的良好效应。
产业引领
自主“造血”促增收
建设养牛场、蛋鸡养殖场,建成箱包加工和保洁用具加工扶贫车间,光伏电站早已并网发电,双孢菇种植基地项目已投产,1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和凉水泉纯粮酒生产基地项目即将投产运营……细数凉水泉村、李家庄村的产业项目,不禁让人赞叹:实现了贫困户产业扶贫和全年龄段贫困劳动力就业双覆盖。
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之举、关键之路、治本之策,市政府办公室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突出扶贫、注重发展”的原则,指导帮助凉水泉村、李家庄村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坚定走出长、中、短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
特色养殖、箱包加工、光伏发电等支柱产业,已成为凉水泉村、李家庄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造血机”。在中期项目上,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协调引进光皮梾木和花椒种植项目,从2020年开始每年种植200亩以上,第一批次已于春季种植完毕,预计3年后凉水泉村将成为重要的花椒生产基地。
长远发展上,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争取国储林项目3500亩,已绿化荒山1600亩;加大投入治理河道,重修白马坡景点,红岭窝田园综合体已现雏形;整治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修复石头屋,提升老民房。
在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的同时,通过精神扶贫,激发脱贫动力。自开展定点帮扶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及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创新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打造凉水泉村精神扶贫主阵地,开展“四进四讲”(干部进所讲政策、专家进所讲技能、乡贤进所讲道德、脱贫户进所讲党恩)活动,实施每周一讲,目前已开展讲习35期,培训群众1800余人次。注重创新形式,抓好典型带动,评选“最美脱贫户”“好公婆、好儿媳”“新乡贤”等先进典型。
兜底夯基
织密群众幸福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市政府办公室大力抓好住房、教育、健康扶贫等政策落实。建设易地搬迁两期工程,开展“危房清零”活动。向凉水泉村小学捐赠书包、书籍和防疫物资,牵线南阳市第十五小学与村小学结对开展“手拉手”活动。落实贫困人员医疗保险补贴政策,先后组织7批次慢性病、残疾鉴定,免费发放慢性病用药和残疾用具;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先后联系市中心医院、南阳中医院等专家到村义诊。
两个村顺利脱贫出列后,市政府办公室及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结合,加大对“两类人群”防止返贫的监测力度,建立健全帮扶措施,对脱贫不稳定户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边缘易致贫户继续落实小额贷款、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参与扶贫项目等帮扶措施。
充分发挥“政福保”“政康保”“防贫保”和临时救助的优势,建立“未贫先防、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的工作机制,构建防返贫致贫“防火墙”“安全网”。
对特殊贫困群众的“四集中”工作加强监管,杜绝人员回流,同时对居家托养的特殊贫困群体按照“一有两同四保障”要求纳入监管范围,防止出现监管盲区。此外,继续通过产业就业奖补等方式,持续扩大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由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中具有劳动能力的群众组成扶贫公益互助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确保脱贫成效更加稳固持续,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夯实基层组织,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机会,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把每名村干部培养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政府办公室将以不胜不休的决心、坚持到底的毅力、百折不挠的韧劲,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媒体记者 高 雪 通 讯 员 赵 婉)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召县:检查春节市场安全 保障消费市场稳定有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