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争做”四有“好教师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学以致用,争做”四有“好教师
作者:  任成安

  河南省南阳市第37小学校长  任成安
  
  通过学习河南省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中心提出的“三个三、六个做到”工作要求,“三个三”,即:唱好三首歌(唱好国歌、唱好《国际歌》、唱好《团结就是力量》)、践行三句话(常怀敬畏之心、尊重靠自己赢得、态度决定一切)、做到三个“自”(自觉:自我觉悟、自主:当家做主、自动:积极主动);”六个做到“,即:作风建设突出三个“实”(安排工作立足实际、推进工作重在落实、考评工作着眼实效)、选人用人做到坚持“三个重”(重人品、重能力、重业绩)、教育管理做到干好“三件事”(促学习、建队伍、推教改)、发展目标做到实现“三个有”(有书声、有歌声、有笑声)、为人处世做到力戒“三种人”(没有大局的人、没有担当的人、不爱学习的人)、日常工作做到树立“三个观念”(工作职权不是私权、教育工作是良心活、工作生活要有哲思),“三个三、六个做到”要求共计27条,“三个三”侧重于价值观念引领,属于思想观念范畴。“六个做到”侧重于工作、生活指导,属于方法论范畴,其中前四条侧重阐明工作要求、方法,倡导实干是根本,人才是关键,指出学校的主要工作,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后两条侧重指导如何为人处事。
  
  我躬身实践,有以下体会:
  
  一、唱好三首歌
  
  (一)唱好《国歌》,居安思危。
  
  唱好《国歌》给我们启示一:就是要爱党爱国。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每个人才有幸福自由的生活。“国要不国,家将不家”,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国家迅速发展,我们比任何时候更接近中国梦,作为中国人,骨子中一定要流淌爱党爱国的血液。
  
  唱好《国歌》启示二:我们是单位人,单位兴衰是我们的责任。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爱国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爱国的具体体现就是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我们是单位人,单位有一定的目标、任务,履行相应职责。单位有规定和要求,我们背后是强大的组织。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说,单位兴衰,是我们的责任。在单位,给你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提供有用有效的服务,我们将通过劳动体现生命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一个观念,让单位因我而兴,我好,学校会更好。学校不好,是因为我们不好。我们共同努力,把单位建设好,把每个人的职责履行好,那么我们的国家才能建设好。
  
  5.JPG
  
  图为南阳市第37小学校长任成安。
  
  唱好《国歌》启示三: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对工作、生活、社会、国家、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意义在于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忧患意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历史昭示的一条重要经验。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安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患意识,其表在担忧,其里在担当,其源在情怀。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如果有人把我的财产全部抢走,只要我手下的团队不散,要不了几年我照样成为钢铁大王。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成为单位的骨干,在这个不进则退的变革年代,要树立忧患意识,不要懈怠,拒绝平庸。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二)唱好《国际歌》,自强自立。
  
  《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国际歌》启示我们一:自强,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意思天(自然)的运行刚健强劲,君子处世应该像天一样,应该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
  
  《国际歌》启示我们二:成长,提高自己,成就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是成长,没有比成长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成长不仅包括身体成长,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视野的开阔,思想的丰富,人格完善。能力高了,问题就小了,眼界宽了,方法就多了,肚量大了,脾气就小了,每个人都在成长之中。
  
  1、要勤于学习。“读好书,见高人”,树立空杯心态,虚心学习,勤于求教,做一个爱学习的教师,每期订一本教育杂志,读一本教育专著,养成读书习惯,摘抄笔记习惯,积极参加外出学习培训活动,坚持积累,久久为功,方可做到厚积薄发。
  
  2、要勇于实践。“抓机会,勇参与”,主动承担主要工作,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勇于参与每一次展示课活动,学习交流活动,不怕露丑,经得起批评,耐得起考验,扎根课堂,历练自己,打磨自己,补齐短板,发挥特长。
  
  3、反思写作。“善反思,勤写作”,写教学反思、写学习心得、写案例,贵在坚持。
  
  (三)唱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协作。
  
  启示:要融入团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在合作中凝聚力量。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6年提出教育的四大目标: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在承担市少年宫现场会工作中,我们最大体会就是唱好《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在大项任务面前,我们集中教师智慧,凝聚教师力量,全员参与,共同攻坚,遇到问题,组织几个人召开座谈会,找策略,理思路,教师分组分工完成。实践证明,团结凝聚力量,拼搏诞生希望,只有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船。
  
  践行三句话:
  
  (一)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一词可以理解为敬仰、恭敬,谨慎对待。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心中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地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规之事。古人云:“凡善怕者,身心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会平庸、懈怠,有了敬畏之心,就会励新图志,常怀敬畏之心,是一个有思想,有品行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敬畏教育。教育工作是良心活,教育性质特殊,是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承文明,塑造灵魂的工作。培养一代人,影响几代人,如果说一个商品不合格,无非少用一段时间,坏了再更换,如果一个人不合格,那么危害是深远的,如果教育腐败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无药可治了。校长要坚守教育信仰和教育良知,为学生人生打好底色,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2)敬畏生命。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孩子是有差异的,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中小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可塑性非常强。美国心理学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在经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找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我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产生灵感的媒介。”也许我们一个微不足道的鼓励,一个漫不经心的赞许,一眼肯定的微笑,一处善意的宽容,一句温馨的话语,都对一个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给他们人生无限张力和不懈追求。童心不可欺。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寄语广大教师要做“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3)敬畏规矩。我们工作有岗位职责,我们系统有红线和底线,学校有规章和考评,正是有了这样的规矩,我们组成了一个团队,高效有序的运转,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没有规则,就是一盘散沙,我们是团伙。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的遵守规矩,强化规则意识。
  
  (二)尊重靠什么赢得,我认为有四点:靠人品、靠学品、靠敬业、靠业绩,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名片,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
  
  1、有较高的学识。有学品,胜任本职工作,能做学生指路明灯、精神导师,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走向诗和远方。
  
  2、要有仁爱之心。有人品,关心爱护学生,呵护生命健康成长,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以爱育爱。
  
  3、要敬业实干。用爱心和汗水书写对教育的忠诚,用责任和奉献塑造教师的尊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以工作立身,靠劳动吃饭,拼的不是关系,靠的不是容颜。
  
  4、有较好的业绩。在某一点,某一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给单位、给他人带来受益,彰显个人价值,让单位因你而美丽。我们经济上不富有,但一定做精神的富足者,不跪着的教书,不为五斗米折腰,让家长在精神层面仰视我们,敬重我们。每位同志都要明白这样的道理,财富从来不会通过直接追求而获得,而是通过提供了有用的服务之后,作为副产品而来。
  
  (三)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是最根本的竞争力”,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境界,相有心生,境随心转,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看待工作,看待生活,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别人,带动别人,给人带来温暖,带来感动,给团队输入正能量。“有人在雪天里冻死,有人在雪天滑雪” 。
  
  三、做到三个自:自觉,自我觉悟;自主,当家做主;自动,积极主动。自觉是一种境界,一种层次,觉悟、开悟,自主是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勇于担当,善于决策,自动,积极主动干,不等、不靠,“不用扬鞭自奋蹄”。
  
  学习、实践,争做“四有”好教师,让学生幸运,让学校光荣, 凝聚起民族的希望,凝心聚力,同频共振,努力打造教育品质,为河南省南阳市示范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