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老年群体间不该存在“码”上鸿沟
评论员 党文尉
1月28日,广东“健康防疫核验系统”正式启用,可以通过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极大地方便了疫情防控下老年人出行、就医等日常活动。同时,就在近日,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2021年春运期间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明确要求客运站安排服务人员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旅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
步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在逐渐“智能化”。可以说,出门在外,没有智能手机真的是寸步难行。社会在变革,人类在进步,生活在逐渐智能化。可相对应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社会变得便利的同时,却给老年群体的正常生活设立起了一道“围墙”。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预计到202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四。社会是所有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也不能将老年群体置之度外。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互联网化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适应老人进行改善,不要让冰冷的数字寒了老人的心。
开头所举的那些例子,就是很好的改变。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当前,在注重防控的同时,如何让防疫变得更有人情味,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今,扫码出行已经常态化,对待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尤其是老年群体,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一味的“堵”,疏通社会与老人之间的障碍,才是人性化的表现。特殊时期,太多关于老人无码无法出行的消息了,而“代查”、“刷身份证”之类做法的出台,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或者人力的方法去解决这类问题。不仅做到了严格防控,也让防疫变得温暖。
防疫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化,社会也会一直向前发展不会停下,老弱病残等特殊或相对弱势群体不应该被遗忘。现在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发展,更多的应该是去关注困在“网络孤岛”的人们,数字化社会的今天,不能让科技的进步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应该给他们多一些关心和爱,共同进步,一起迈向美好的未来。
编辑:党文尉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码”上点餐不该冰冷“一刀切”
下一篇:南阳网网评|就地过年 幸福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