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 全媒体记者陈向阳 ) 春节将至,把酒言欢的机会多了起来。1月22日,南阳祯华堂光明诊所全科医生王炳奇通过本报提醒身体有恙并正在服药的朋友,时刻谨记并且一定要做到“药”“酒”分离,避免导致药物治疗的失败与不良反应的增加,甚至其他意外的发生。
服药期间喝酒常见的反应是双硫仑样反应以及低血糖、低血压、反应迟钝等。双硫仑反应简单来说就是人在服用了一些药物后,又喝酒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中毒的反应。一些像头孢类的抗生素,其本身便是一种戒酒药物,它利用此种反应,培养饮酒者对酒精的厌恶条件反射,达到戒酒目的。服用这类药物时,再接触酒精,就容易出现双硫仑反应,常表现为四肢无力、嗜睡、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全身潮红、虚脱、惊厥,严重者还会发生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休克等。除了抗菌药物,不能与酒同时服用的药物还包括:镇静催眠类(舒乐安定、安必恩等)、降压类(利血平、硝苯地平等)、降糖类、解热镇痛剂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抗抑郁类、治疗关节炎类(西乐葆、扶他林等)。
那么喝酒和服药,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王炳奇表示,由于个体差异存在,每个人酒精的消除时间不同,当然喝酒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越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一般来说,在用药期间和停药一周内不能喝酒或使用含乙醇的药物。除饮酒外,还有一些大家都不注意的细节,如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食用动物肝脏、沙丁鱼等富含酪氨、苯丙氨酸、色氨酸的食物,或酒精消毒等,最好都要避免。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哪种方法可以治疗体味重?四大妙招可尝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