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客专干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接班娃儿,通过陪客,居然从一个基层站所的普普通通人员,成长为一名正处级领导干部,这恐怕是天方夜谭吧,然而,这却是真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宋波,80年代初初中刚毕业,就接他父亲的班,到山区的一个站所当上了仓库管理员。却说宋波生得高大白净,手勤腿勤嘴勤:见了人,不微笑不喊称呼不发烟不说话;单位职工,谁家没水了,他就去挑,谁家没有煤球了,他就去打……;他是兼职通信员,所长办公室、会议室早晚拾掇得干干净净,茶水装得满满当当……当时,饭店很少,单位来客,一般都在所长的厨房弄几个菜,摆在所长办公室就餐。所以,一旦来客,所长都让他到街上买菜,然后造厨......待一切安排停当之后,便让他坐下来服务。
陪客,表面上体面风光,吃得好喝得好。然而,真正经常陪客的,都知道这其中的痛楚,用宋波的话说,所谓“陪客”,就是屁股对着门,顺菜、倒水、倒酒、盛汤,甚至替酒,稍有不慎,酒喝多后,一句言差语错,就有可能导致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尽管这样,在一个单位,并不是谁想陪客都能陪都让陪的,形象不好不能陪,服务不好不能陪,酒量不大不能陪,酒后失态不能陪,特别聪明能干有可能篡权越位的不能陪......宋波就是所里陪客的不二人选:酒、茶倒得恰如其分,言语大方得体……席间,来宾到卫生间,他前面引路,等来宾走出卫生间,一盆清水和一条干干净净的湿毛巾已经在等候着......参加工作一年多来,宋波先后陪了大大小小100多场儿客,包括县局、乡党政领导、乡直部门负责人及村干部等。凡是和他同过场的,都对他的表现赞不绝口。没多久,县局局长就把他调到了县局办公室,具体分工是:8小时之内是通信员,8小时之外陪客。
到了县局,人员素质更高,接触面更广,工作任务格外繁重,宋波更加谨慎忙碌了。在中国这个体制内,饭局如果没有酒,就觉得不正常,所谓“无酒不成礼仪”。一般而言,上级领导到了地方局委,如果停留三、五天,第一场和最后一场均由县委、政府分管条线领导作陪,以体现重视尊重,作为宋波的层次和级别,是不可能作陪的。但是,期间的饭局,往往都是局里安排,可以说,宋波几乎场场参加。更关键的是,一般领导前一天喝多了早早入睡睡眠充足,早晨早早起床。这时,宋波已经不失时机地等在门口,门一开,就进了屋,烧上一瓶开水......随后,带着领导在宾馆附近散步。期间,根据领导的心理说些领导喜欢而不曾听到的逸闻趣事,不时博得领导欢心,很快在领导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尔后,因公出差到市赴省进京,带上家乡的土特产,一一送到家,如此以来,这些人都成了他的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都能排上用场。
宋波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忒会劝酒。一天,市局纪委书记莅临县局,系统上下都知道他是转业军人,原则性强,无论到了哪里,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叶水,可以说是水泼油盐不进。县里的局长每逢接待他都特别头疼。这天,局长把宋波叫到办公室,说出了苦衷,宋波如此这般一说,局长开了窍。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已到就餐时分,纪委书记依旧例行公事说,在机关内部食堂,做碗捞面条,確个蒜汁儿。局长说,真不凑巧,炊事员请假了,只有到饭店了。纪委书记无奈,只好同意。到了饭店,呼瞬间上了五、六个菜,一瓶酒,纪委书记本就阴沉的脸立马拉长拉黑了,勃然大怒,喝令退下。局长解释说,这个饭店客人特别多,先上几个菜等等饭,再说,你不喝酒,办公室的小王整天工作清苦,适当喝点酒解解乏,并且,像李白一样喝点酒发挥得更好,写出的文章更加出彩。就这样,纪委书记只好默许了。敬酒是酒局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待局长先喝为敬之后,到了纪委书记那里,他死活不喝,局长说,事实上,酒是百药之王,可以医治百病,同时,酒具有“消炎消化消毒,舒筋活络,养颜美容”之功效,还有一个段子这样说,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都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线希望都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条线索都没有;一般群众不喝酒,一丝快乐都没有;男的女的不喝酒,一点机会都没有。说到这里,纪委书记只得“描了一下口红”。只要上了罪船,就没有了回头路。局长敬罢,书记敬,紧接着,副局长们轮番敬酒。到最后,几个职工代表鱼贯而入,口中念念有词,早闻纪委书记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大名、美名,平时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官,这么好的官,今天终于谋面,一定给个机会,给你敬杯酒,要不然,将遗憾终生。中肯、动听的语言,纪委书记十分动容,主动地一饮而尽……如此三番,纪委书记满脸通红、头重脚轻……能让纪委书记喝成那样,这在本市系统历史上相当罕见,很快传遍系统内外。没多久,人们都知道始作俑者就是宋波,纷纷对他刮目相看。仅此一举,就把他调到了市局办公室,继续从事老行当。
市局集中了全市系统的精英,可以说关系错综复杂,有的背景甚至通达天庭。在这里,宋波可以说是整日如履薄冰渡人生,处处谨小慎微,时时低调从事。不过,他凭细致入微、贴心到位的服务,不久就赢得了市局领导、同事及县级局领导的一致赞誉。他能根据单位领导前一天是否喝酒、喝有几成、喝的什么品牌的酒,该给领导泡铁观音,还是碧螺春等茶叶,浓度怎样、什么时间要喝,确保领导端起茶杯,就能喝到可口舒心的茶水;单位领导同事家里有红白喜事,一般都不好意思张口要人递礼捧场,他则通过委婉的口吻,把这一消息传达给当事人的关系人。比如他常常采用的办法是“据可靠消息,某某家的儿子要结婚了,只看你们是否有来往,如果有,是否可以再续,我是考虑到咱们关系不错,才告知你的,如果没有来往,你只当不知道”,就这样,他因人而异,通过种种方法,把当事人欲说还羞的意愿,基本无负效应一个不落地告知相关的人。并且,他跑前跑后,帮当事人订位置贴切、口味适中、价位低廉的宾馆饭店,还主动帮助招呼客人,为同事跑了腿出了力分了忧解了愁。对于县级局,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把市局乃至上级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告知局领导,以便他们明确重点、理清思路、干出特色,赢得上级的肯定......这样的同志,谁个不喜欢。
宋波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学习。作为一个领导,大都是综合素质非常高的,尤其酒后顾忌解除,开始坦露心迹,宋波就借此学习到了许许多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随后,还根据记忆把好多东西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先后自修了大学专科、本科文凭,不到两年,就被任命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吃喝招待、车辆安排,标标准准的副科级干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宋波又借此收获了爱情。却说省局副局长的女儿“十一”黄金周,要带着几位闺蜜到宋波所在县的旅游景点游玩,因为这是私事儿,领导不便于出面,但是,该副局长分管要害条线,接待工作不敢怠慢,只好选派办事牢靠到位的宋波接待,再者,该景点位居他的老家,情况熟悉,他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宋波,这个成了精的人物,接到这一任务。他深知这是一件事关省局领导是否满意、事关市局能否保名升位、局领导能否提拔重用的政治任务,一点儿也不敢懈怠。一路上,他时而现场解说,可以说比专业人士讲解得都精彩。因为,这些年,他接待服务的领导太多了,解说员讲解的台词基本会背会默,并且活学活用了;时而根据他们阅历尚浅、天真幼稚的特点,不时插科打诨,讲些他们根本没有听到过的轶闻典故……惹得他们心花怒放、一路欢歌。宋波漂亮的外表、风趣的谈吐、得体的举止、贴心的服务,令常年在深宅大院里的局长女儿刮目相看、钦佩不已,多少的大款老板、公子哥们,都在他的心目中黯然失色,不由芳心暗许了。上帝撮合。期间发生的一次意外事故,加速了坠入爱河的进程。局长的女儿和同伴在漂流途中互相疯狂泼水戏耍之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漩涡,说实在,水不够深,也不够急,只是从没有遇过这类险情的娇贵女孩,一下子吓呆了,其他人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在其身后的宋波见状,立马跳下河去,一头扎进水中,把她救了上来,更关键的,比较开放的省城姑娘本来穿得薄透露,如今经水一淋,越发曲线毕露,恐惧得月容失色,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恰在这时,已有应急经验的宋波不失时机地给他提供了比较得体的替换衣服,为她解了围……自那以后,两人鸿雁传书,不时往来幽会。等到木已成舟,恼羞成怒的岳父大人只好乖乖缴械,默认了这桩现代版的七仙女与董勇式的《天仙配》。不过,据传闻,真正促成这桩婚姻的还是通过陪客。
据说,这位局长莅临本市指导工作,其中的一个因素是考察一下这个让爱女爱得死去活来的未来乘龙快婿究竟怎么样?在调研结束的欢送晚宴上,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与他推杯换盏,积攒的一大杯白酒实在难以下咽,如果下咽,必然对地“广播”、当众出丑。如果不喝,那么对地方父母官的态度、对省局在地方的声誉以及市局以后工作的开展,都将大打折扣,就在副市长步步紧逼、他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其他人员面面相觑、无所适从的情况下,宋波彬彬有礼、谦逊有加地站立起来说,本来今天这个场合没有我说话的份儿,不过作为作陪人员,我有个不成熟的意见,如果因为这几杯酒伤了和气,不值当呀!俗话说,出兵一万,自损三千。今天,我各为其主,我得为我们的领导分忧解愁。于是,一仰脖子,把局长的一大杯子酒一饮而尽。由此化解了尴尬,副市长赞赏地告诉随行人员说,如果我身边有这样人该多好!“老泰山”才对宋波淡定从容、游刃有余的为人处事态度大为佩服。
此后,宋波似“神九”速度,通过上挂省局培养、基层挂职锻炼,火箭式的越过几个隐形台阶,几年下来,升任到市局副局长。当然,他岳父也早在此期间晋升为了省局一把手。最后,他岳父以提前退居二线作为条件,把他扶了正。据本系统组织部门的认识透漏:宋波系全省最年轻的市局局长,所任职的市是“省局副局长的摇篮”。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酒与人生主题征文】酒殇
下一篇:诗歌|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