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为校之本”,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多年来,特别是自2018年秋期以来,在“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精实管理,绿色发展”“十六字”办学思想指引下,作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雪枫将军名字命名的市级示范性财政全供公办高中,镇平县雪枫中学各项工作快速高效优质发展,学校迈向新的台阶。
是什么原因,让这所历经近百年年风雨砥砺的学校,焕发着如此强劲的青春活力?其中,该校实施“青蓝工程”,努力建成一支“有组织的活力型教师团队”便是取得斐然成绩背后的重要因素。这支团队不满足现状,勇于进取,勇于超越,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打胜仗的必胜心。
时值该校首届“青蓝工程”总结表彰大会1月11日成功举办之际,对于“青蓝工程”的意义和感受,该校广大教师如何评说呢?下面且听他们慢慢说来——
李建非老师如是说:“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雪中兴,青年教师强则雪枫中学更强,雪中的明天才能腾飞。青蓝培育工程一定会为青年教师的蓬勃发展带来机遇。学校提供平台,师傅不吝赐教,徒弟勤学爱问,三方结合,定能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早日绽放异彩!”
魏云雷老师如是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师徒结队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经验丰富教师的示范作用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师徒结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它构建的是一个团队、一种文化、一种力量,青蓝工程是一种纽带、一种促进、一种传承。相信通过“青蓝工程”活动,新老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定能激发青年教师的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出丰硕果实,在立德树人的践履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花朵!
刘延弋老师如是说:“一位教师走上工作岗位,要快速的站稳讲台的途径很多,但师徒结对,薪火相传是最便捷的途径。十几年前我们就是这样在师傅的细心教导下快速成长起来的。现如今,我们作为师傅,也会倾尽所有,为雪枫中学的持续高速发展尽一份力!同时,为高效的宣传团队点赞!”
雷云老师如是说:“一年多的相处,既见证了新教师在工作中的巨大进步,又感受到她们无穷的潜力和后劲,内心的积极和上进。她们的快速进步,就是雪中的快速发展;她们的发展高度,就是未来雪中的发展高度。或许,多年后,我们更能看到这项工程的远见与影响的深远。”
李明老师如是说:“办好教育的根本在教师!学校推行的“青蓝工程”是促进教师快速专业成长,培养“四有”好老师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重要抓手。这一年,学校安排让我带青年教师。我知道这份工作意义重大。“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这一年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一个学期以来,我本着‘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的理念,和徒弟共同进步,收获了辛苦与快乐。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感觉她们走的路就像自己的昨天,在指导和听课评课过程中我自身也再次得到了不断地进步。感谢学校,感谢张校长和周校长给青年教师和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为全体老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我坚信通过本次‘青蓝工程’活动的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为雪枫中学的腾飞提供坚实的原动力,让我们齐心协力为雪枫中学学校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倩老师如是说:“‘青蓝工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更好的成长,同时也要感谢学校对我们青年教师的重视以及师傅的倾心传授。我骄傲,我是雪枫中学的一员,我相信雪枫中学会更加的辉煌,未来可期。”
马豆豆老师如是说:“雪枫中学是一个温暖和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能在雪枫中学工作我倍感荣幸,雪中的‘青蓝’工程意义非凡,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也感恩遇到如此优秀的师父,入职以来,师父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每有疑惑,定耐心解答,对此,我心怀感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师父是优秀的人,也是我们一直想要成为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定会向师傅多加请教,认真学习,研究教法,提高教学能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振兴雪中,我们青年教师责无旁贷,我们愿意和师父及各位雪中同仁一起,勠力同心,凝心聚力,共同铸就雪枫中学新的辉煌!加油!”
周照崇老师如是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相互学习,感恩雪枫中学提供的学习、成长平台,感恩校领导们对青年教师的悉心培育。一年多来的教学经历,不断地和师傅一起探讨、改进教学方法,使我也成长了许多;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只会教学生,更要善于学习,向师傅们学习,向同辈们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思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青年教师是一棵棵教坛新苗,明天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学海无边,教海无涯,让“传、帮、带”载着我们前行,让校领导、师傅们为我们掌舵;风雨人生路,漫漫征途中,惟愿做一位积极进取、不忘师恩、奋发有为的雪中人;惟愿同仁们用努力和奉献与未来携手,用真心和汗水爱洒桃李,一起共创雪枫中学的辉煌!”
马金玉老师如是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感谢雪枫中学‘青蓝工程’,在这一年多的拜师中,我有幸遇到了两位良师。他们陪伴我成长、陪伴我进步、陪伴我学习,教会我很多知识。是他们带我们走过风雨,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雪枫中学正是有了这样甘于奉献的‘师父’们,青年教师才能更快、更好、更稳的发展。未来雪枫一定会所向披靡。更加辉煌!”
陈聪聪老师如是说:“桃李芬芳离不开师傅的辛勤指导,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离不开良师的悉心栽培。在学校‘青蓝工程’活动中,我很幸运能够拜张老师为师。张老师为人处事的方式,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中的认真态度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渐渐的提高我的教学能力。非常感谢我的师傅。同时也感谢在这一年多里指导和帮助过我的所有领导和同事,感谢学校给予我们青年教师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我为自己成为一个雪枫人而感到骄傲。”
杨红同事老师如是说:“师徒结对的平台督促我反思教学,提炼总结,在完善自我中逐步凝聚自己的教学特色,相信这样,才能用‘一桶之水之中去舀取一瓢’,毫不保留的施与他人的同时,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未来的日子很长,让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在成熟中快乐工作!相信在今后我们会师徒相长,获得双赢,让师徒结对走向共生,为我大美雪中的蒸蒸日上添砖加瓦!”
范琳琳老师如是说:“学校举办的‘青蓝工程’用‘传、帮、带’的形式,如雪中送炭般加速了年轻教师的成长,也使我受益匪浅。我青涩的教学生涯,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渐的成熟了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勤学多问,及时总结,仔细研究,努力提升自己,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的探索者,教育理论的实践者,如‘青蓝工程’的名字一般,‘青蓝’携手,以创造力与生命力将我校教学工作不断推动向前。”
王婷老师如是说:“回顾一年多的学习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校的青蓝工程不仅仅为我的当下成长带来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同时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老师,很感恩能够遇到师徒结对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非常感谢我的师傅魏老师在这一年多中给我的指导和关爱,也十分感谢所有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指导,更加感谢学校提供给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进步的平台。作为一名雪中人我十分骄傲,今后我也将加倍努力,为雪枫中学的辉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赵楠楠老师如是说:“青蓝工程是雪中的优良传统,它为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青年教师们虚心好学的精神、争强好胜的品质、助人为乐的真诚,也形成了雪中靓丽的风景线,值得每位教师去学习。另一方面青蓝工程为指导教师的进步增添了动力。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老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我也努力充实着自己,我觉得工作有所成效是一种幸福,是一份荣耀,我会努力去追寻它,为雪中的腾飞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张珊老师如是说:“站上讲台一年多,台风由青涩渐入沉稳,讲课的激情中多了份从容,处理事情也更加冷静细致。这些进步离不开师父和其他老师的倾囊相授,更需要自己的虚心求教,每一位前辈的教学经验乃是他多年从教积累下的财富,这种财富是独一无二的,前辈愿意传授,自己更要好好珍惜,不辜负学校的良苦用心。自己深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教育是门艺术,蕴藏着无限学问,虽身为教师但永远都还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在张校长和周校长的宏观指导下,在师父和其他前辈的细心带领下,我要努力朝着专业型、科研型、发展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谢玉娜老师如是说:“感谢学校为我们新进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机会,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也感谢同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师傅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转化为教育教学上的动力,虚心请教,真心诚意地接受师傅的指导和督促,向组内优秀老师学习,争取工作中更快地成长,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
……
据悉,自2018年秋期起,该校启动未来三学年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规划,倡导“新优质项目”、“关键教育事件”研修和“微运行”策略等先进办学理念,以科研为抓手,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学校发展的新突破。该校所实施的“青蓝工程”建设即是该校实现发展新突破的具体举措。该校业务副校长周小红如是评价:“一对对师徒在‘青蓝工程’”这方大舞台上精诚合作、共同成长的和谐画面,是大美雪中满满的正能量!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青年教师今天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明天将是学校腾飞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希望作为师父的‘蓝方’,不吝赐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仅传授教学技巧,更要传授育人艺术;同时希望作为徒弟的‘青方’,虚心求教,勤学善思,甘当小学生,学习永不停,相信在师父和其他前辈教师的精心栽培和细心扶持之下,青年教师一定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师德高尚、境界高远、能力高强、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教师。希望每一对师徒都能成为名师高徒和良师益友,携手同进,教学相长,成人达己,共学共长!”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淅川县大石桥小学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