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米坪镇:关注民生暖人心 勇于担当为民情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西峡县米坪镇:关注民生暖人心 勇于担当为民情
作者:  刘秋丽

南阳网讯  (通讯员刘秋丽)每当听到一口不太地道的米坪方言、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河西村的老百姓就会感叹“薛书记,您来了呀……”。薛书记叫薛建敦,是西峡党校的一名干部,2019年9月选派到河西村担任第一书记。


9fe8208cce2a7c0f8fc7b1bf55ab1a4.jpg

薛书记同村民一起生产香菇


薛建敦书记到村后,第一时间走访群众,召开党员座谈会。农家院落,留下他的问候,田间地头,常见他的身影。以促膝谈心、了解香菇生产,查找致贫原因。面对村情,薛书记着力打造“亲民、近民、爱民”的村“两委”班子,并通过“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逐步实施精准扶贫。到任以来,已召开村“两委”会议50余次,党员会议30余次,党员村民代表会议10余次,走访村民200余人次,座谈党员60余人次,看望困难群众11户次。


吃在河西村,住在河西村。薛书记进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同劳动,当村民遇到困难或棘手的事,他便马上着手解决。“我家在村北头,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源性心脏病,医药费用很大。为了降低医药费,薛书记与医疗保障等部门沟通协调,给我办理了慢性病鉴定手续,医药费用较之前降低了70%。”对于薛书记的暖心举动,74岁的王天合深有感触。


河西村种植香菇资源优势明显,2019年10月,为鼓励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薛书记联系食用菌技术人员对贫困户进行香菇种植知识的宣传和指导。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全村人居环境质量,增强文化自信。他联系党校投资12000元制作门前“三包”、村规民约等各类标识牌90余块,建成了河西村文化长廊。他联系水利局在河道修建堤坝,解决的香菇生产用水难问题,改善的村民的居住的生态环境。他注重“扶志”与“扶智”,积极开展讲习活动,坚定了河西村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薛书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放弃春节假期投入到河西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与村干部同肩并战,活跃在疫情防控阻击一线。张贴、发放宣传单300余份、并实地走访摸排,确保排查到组、到户、到人,详细了解外来返乡人员情况,并登记在册,建立省外返乡重点人员工作台账。为压实联防联控工作责任,在全村4个村民小组,每组设定一名责任人,并与村干部共同制定了分组定人一对一包户制度,要求每天对重点人员测体温,形成报表向米坪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报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告知返乡人员及家属自行居家隔离的相关注意事项。当他看到村委会防控点物资短缺,将自己为家人准备的口罩、酒精分发给值班点的值班人员。


疫情当前,薛书记甘愿“舍小家、为大家”,以“第一书记”的担当,勇当“逆行者”,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带头宣传政策和防护知识,并在村口值守劝返,与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站在一起,与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战、精准防控,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如今,河西村道路平整宽阔,路边鲜花绽放,田地里都是秋后的硕果,在健身广场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聊着香菇的收获。昔日破旧、落后的山村,已变成菇香里说丰年的诗意田园。


河西村的变化,让薛建敦很欣慰。“我还要继续守好岗位,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要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不走样,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我要让河西村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要让河西村变得更美更好。”他用行动兑现诺言,更用行动诠释人社干部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为民情怀。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