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李军)2020年12月28日9时30分,天气很冷,驱车来到西峡县丹水镇袁沟村丁沟组,看到乡间小路上,一位老人骑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放了一大捆龙须草正好经过车前,仔细一看,原来是本组的脱贫户丁心田,已经70多岁了。
我急忙喊住他,帮他把三轮车推过小桥,问他:“丁叔,早上吃饭没?这一车多少斤?多少钱一斤?”
“早上吃罢饭上山,两钟头割这一捆,大概80多斤,卖五毛一斤,这一早上能挣40元。”
“丁叔,你真厉害呀!这一车卸下来还上山去不?”
“不去了,白天还有别的活干,明早再去。”
对于这样勤劳的贫困户老人,我真心地劝他:“ 丁叔 ,你不要太劳累了,国家政策这么好, 一定要注意身体呀!”
常言道,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就是一个养老的年纪,但是,袁沟村像这样生命不息、劳动不止的老人有很多,就是他们把中华民族勤劳能干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下去,是他们用勤劳向世人证明着大多数贫困户并不是懒汉!
三组的袁延浩已经78岁了,和弟弟袁延红(76岁)相依为命70多年,照料着自家的5亩多地,又是种玉米又是种花生,两个人都有长期慢性病 ,去年袁延红还在县城住过院,村干部和帮扶人都劝过这两位老人歇歇,把地让给别人种,袁延浩总是说:“当一辈子农民了,天天到地里干活,心里塌实,哪天不上地,心里不塌实,何况国家一年给我们发恁多扶贫钱,再不把地种好对不起国家!”
温运生是袁沟村温沟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值得人们敬佩的农民,今年76岁的他,是袁沟村特困供养贫困户,一生并未婚娶,是一位孤寡老人,2016年因病住院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幸得侄子一家悉心照顾,身体慢慢康复。 出院后的他,享受着政府的特困补助,金融扶贫政策补贴,日子算不上富裕。生命不息,劳动不止,这句话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76岁的他,种着粮食,种着黄姜,还养了20多只羊、2头牛,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次帮扶责任人入户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他劳作的身影,劝他多休息的时候,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道:“政府对我们这么好,我趁着身体还行,能做事,多做点,能给政府减轻些负担总是好的。”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