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时评|为老年人营造宜居环境
南阳日报社评论员 郝春城
南阳市是老年人口大市,全市常住人口近千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努力老年人营造宜居环境。
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供给“不适老”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极大地削减了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
近年来,我市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方面持续发力,养老金连年“上涨”、农村五保供养多样、年龄越大补贴越高、乘公交逛公园等免费,居家养老、小区养老、医养结合养老形式多样,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864家,数量全省第一;累计完成1.88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数量占比超全省五分之一。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努力营造老年人宜居环境,我们仍需在几个方面多下功夫。首先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无障碍建设成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标配。其次是让科技更好服务老年人。老年人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掌握智能科技,但并不代表科技就不能为老年人所用。多一些类似的科技服务养老手段,将技术融入日常,应该是下一步适老化改造的努力方向。同时,在社会治理中多些适老化思维。将适老化观念融入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中,体现在更多政策思路中,为老年人乐享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一个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体现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共识、综合施策,方能让一个更加安全、体贴、舒适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加速到来。
经济发展要行稳致远,内需动力就必须澎湃强劲。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是一项利企惠民的重大政策,也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激活消费与投资的“一池春水”。
我市近期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涉及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家居等多领域多品类,分配资金总规模5.7亿元。从政策带动效应看,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直接带动重点消费品销量快速增长,拉动了相关行业效益增长,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动能。随着“双11”的临近,以旧换新政策与各项优惠叠加,其带动效果会更加显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以旧换新政策,让普惠“红包”直达消费者。补贴标准的提升直接降低了消费者换新的成本,让千行万企、千家万户享受到惠民政策,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扩内需、促消费,关系经济运转和民生改善。以旧换新并非“一换了之”,而是一场全新消费理念转变与生产生活模式的升级,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政策力度推动以旧换新,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不仅能让老百姓以更低成本购买到更优产品,也能更好发挥扩大有效需求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应充分发挥以旧换新政策效能,紧跟消费新需求,下大力气解决以旧换新中的难点和堵点,建立“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从需求侧出发,完善配套措施,优化具体操作流程,缩短领取补贴时间,让更新换新链条更短、成本更低、体验更优,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应加大政策力度推动“以旧换新”,充分激发消费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活力,为美好生活增光添彩。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假期节后调休:利弊并存,期待更优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