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用一库清水书写南阳担当

关注南阳网
南都时评|用一库清水书写南阳担当
作者:   陈杰超

南都时评|用一库清水书写南阳担当

南阳日报评论员 陈杰超

  

  弹指一挥间,碧水北送已十年。

  

  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直至今年全面通水10年。

  

  截至2024年5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输水645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有效缓解了京津冀豫四省市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局面。

  

  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是中线工程的“大水缸”和“水龙头”,肩负着保障向北方多城市输送清水的重要任务。

  

  一渠清水向北奔涌的十年,也是南阳人民肩负神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保水护水努力奋斗的十年。

  

  我们看到,南阳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污治污,水源区所有污染工厂企业被彻底关停取缔,赖以生存致富的养鱼网箱被清出丹江口水库,对此大家没有怨言,没有迟疑。

  

  我们看到,南阳人民群众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甩开膀子治理水源地石漠化荒山,在水库岸边种出软籽石榴等有机水果,开辟出绿色生态发展的创新之路。

  

  我们看到,库区群众志愿者甘做碧水“守护人”,在清漂、护水、护林等队伍中尽职尽责,筑起了守护水质的“第一道长城”。

  

  我们看到,南阳环保人把水质监测站搬到了水库旁边,结合人工监测和高频次自动监测,时时精准分析研判水质,将各项污染物因子牢牢控制在安全值以内,让沿渠人民喝上放心水。

  

  我们看到,南阳在水质保护中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效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绿水青山正在一步步变成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之所在,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阳实践。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持续努力,以通水十周年为新的起点,担当好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历史重任,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