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多彩墙绘扮靓千年古道美了乡村浓了乡愁
作者:  余耀耀
新野县:多彩墙绘扮靓千年古道美了乡村浓了乡愁
“西汉时期,南阳太守召信臣在此囊沙围堰,灌溉农田,遂更名为沙堰。”“哇!沙堰的名字原来是这么来的。”5月11日,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三五成群的中小学生聚集在一条整洁的柏油路上,指着画中的人物寻根问底,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路两旁文化墙上的历史文化知识,朗读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这条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路,位于沙堰镇政府西30米左右,依河而建,南北走向,全长约1.5千米,连通沙堰镇的南村和北村,是一段典型的背街小巷。听村里的老人讲,几年前,这条路还是一段凹凸不平的泥泞路,特别是北段,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横流,使得来往骑车的村民不得不倍加小心。如今,这条泥泞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旧貌换新颜,变成了整洁的柏油路。更让人惊喜的是,路两旁修建的文化墙,画面清新,内涵丰富,引人注目。
据了解,该文化墙的内容分为五大主题:沙堰的由来、宛襄古道中的沙堰、古代沙堰的市井风情、沙堰的历史古迹、沙堰新时期的美丽乡村。
文化墙的开篇部分主要介绍了沙堰镇的由来,以文字的形式详细描绘了西汉时期南阳太守召信臣在此地囊沙围堰、灌溉农田、造福沙堰的事迹。沙堰的先民为了感恩这位“父母官”,尊称他为“召父”,把他带领修建的这段水利工程称为“召父渠”,并立碑纪念。如今,在沙堰镇南村村委门前,专门修建了沙堰镇最大的广场——“信臣广场”,巨大的召信臣雕像正矗立在广场中央,供人们瞻仰。
沿着柏油小路往前走,移步易景间,画面来到了沙堰镇的千年古道——“宛襄古道”。为便于村民理解,文化墙采用了地图和文字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作为一条以水运贸易为主的商道,在古代,特别是唐代,江南的漕粮沿长江至汉水,再经白河故道到达南阳,由南阳经陆路运送至东都洛阳,而沙堰则位于这条黄金水道的中枢位置,在距沙堰白河故道东侧20米左右的地方,即原来的沙堰联中的旧址上,就曾有山西商人建立的会馆,沙堰的一些老人,称之为“山西馆”,可以想象,古代沙堰的商贾贸易何其兴盛。
“古代沙堰的市井风情”,大多以暗黄色的浮雕形式,生动展现了沙堰先民的生活、劳动场景。“戗刀磨剪子”“爆米花”“吹糖人儿”“打铁”“弹棉花”“猴戏”……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大多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特别是猴戏,作为猴戏之乡,曾有“天下猴戏出新野,新野猴戏出沙堰”之说。有幸的是,在镇政府的扶持下,近年来,沙堰镇的猕猴养殖渐成规模,其中赵湖村的猴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令人期待。
“沙堰的历史古迹”这一主题中,最为引人入胜的要数距今千年“关宿桑”了。水墨山水画的画风,配以生动传神的文字描述,再现了发生在沙堰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动人故事。“关宿桑”高10余米,直径1.4米,枝警叶茂,如乌云密布,树杆粗壮,历时1800余年,依然枝繁叶茂。相传当年曹操亲率50万大军杀向新野,诸葛亮制订了先烧后淹曹兵的周密计划,派关羽在沙堰埋伏。激战前夜,关羽和袍睡在这棵桑树下,夜读春秋。距关宿桑300米处的尾坡,是关云长当年提闸放水淹曹军的遗址。1951年,修建漂河分洪道时,当地民工挖出了关羽军队拦河所用的大量粗木桩。建造这个拦河工程,关羽自督工,桑树下就是他指挥部的联络处,白天上河监工,夜晚桑下寄宿,留下了三宿桑下的美谈。
“沙堰的美丽乡村”采用的是色彩艳丽,线条简洁、明快的工笔画风格,优雅的反映出了沙堰镇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初夏的早晨,水面笼罩着一层水雾,氤氲弥漫的气息蔓延到浅滩的水草上,水草自由自在地随着水波流动。俄而,太阳缓缓地露出地面,金色的霞光犹如一只神奇的巨手,徐徐拉开柔软的雾帷,朝霞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诗如画……世人称此“仙境”为霞雾溪。这条源自白河的溪水向东灌溉化陂、都堰一带的稻田,绵延60余里,成为古今新野重要的粮仓。横亘千年的时光洗礼,沧海变桑田。今天的霞雾溪,已蝶变为拥有千亩良田的村庄,村内莺飞蝶舞,草木葱笼,三纵两横的主干道,柏油路面,宽敞干净,数条乡村水泥路将户户相连。蓝瓦白墙的庭院内外,有月季、冬青、女贞等绿茵点缀。特别是村东S234省道旁,新修的柏油路,新种的观景树,新建的连心桥,新绘的文化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宛襄古道重修之后,我们的出行方便了许多,道路通畅了,心情也变得更舒畅了。现在,出门就能看见风景,抬头就是绿树红花,每次带着孩子来古道玩,不仅能够欣赏美景也能够让孩子通过墙上的彩绘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感到非常幸福。”沙堰镇南村村民黄权望着多彩的文化墙绘感慨万千。
一画一故事,一墙一风景。近年来,沙堰镇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以点连线、连线成面”的思路,围绕“三个结合”,高标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对两汉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宛襄古道为重点,着重整治周边环境,实现路面硬化、墙面美化、展示文化。再加上原有的历史景点如“关宿桑”、“召父渠”、“鹊尾坡”等,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也为沙堰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如今的沙堰镇正以其浓郁的历史底蕴和壮美的乡村新貌成为了当地百姓和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三顾”之地。一顾重现千年历史、观千年古桑,总会让你遇见意想不到、感叹不已的惊艳;二顾与圣贤相视、品灿烂文化,总会让你吐露情不自禁、念念不忘的倾心,犹如拜读一部厚重的书,令人启智畅怀;三顾与心灵相拥、回自然怀抱,总会让你感到恬静安然、健康惬意的快乐,犹如倾听一支清婉的歌,令人流连忘返。(王凯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