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项目建设奏响工业经济“最强音”
作者:  全媒体记者曹飞

卧龙区:项目建设奏响工业经济“最强音”

全媒体记者曹飞

5月5日,走进卧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一座座新厂房拔地而起。在中牧牧原生物药业生产项目,多栋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内外装饰部分施工;在南阳产投食品产业综合体项目,项目内厂房及其它建筑主体结构己全部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场内装饰、装修及设施安装,项目的各项工程正飞速推进,到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

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是卧龙区紧抓大项目、抓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卧龙区始终秉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壮骨工程”,坚持服务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以招商引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用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奏响工业经济“最强音”。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前沿阵地”。4月20日,区委书记吕志刚一行赴北京参观考察新型智慧冷库项目,并拟就在卧龙区建设10万吨储存能力智慧冷库项目达成合作共识。卧龙区始终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谋划、抓实抓细,重点围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和新医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艾草制品6个产业链,以关键抓手、龙头项目、最优服务的突破,扎实开展“一把手”精准招商,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卧龙区先后举办文旅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等各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业务培训会,为招商引资工作培养一大批专业化人才,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卧龙区全年签约项超过110个,投资总额900多亿元,招引项目个数、合同引资额度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聚焦发展主战场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卧龙区不断巩固开发区主阵地。进一步梳理明晰主导产业,聚焦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终瞄准标杆型企业,着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加快推动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市定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2.3亿元,增长21.3%,完成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盘活低效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开发区在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全市观摩考核中均进入第一方阵。去年以来,卧龙区88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业独山田园综合体、艾草产业园建成运行,豫资海元城市综合体一期即将投入运营,南阳产投食品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总投资165亿元的南阳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工程——豫资海元南阳城市产业综合体一期即将建成,邮政分拨中心、牧原物流已经入驻。总投资5.5亿元的河南兴华生物制品盛长项目已建成运营发挥效益。一个个重点项目相继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全力奏响工业经济“最强音”。

强化服务意识推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聚焦行政服务,强力推进政务办理集成化,卧龙区打造了办公面积约86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市、区单位40余家、事项1877项。打造集“不见面”审批、“一站式”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强化融资保障,卧龙区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桥梁,组织“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20余场,委28家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授信放贷5亿元。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提力。卧龙区引导企业加快实施“三大改造”,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工程,引进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4个,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全市第一;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等6大产业链,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人才飞地”研发与创新中心,与辖区高校或企业合作,建成躬耕学院、荣阳产业学院、月季产业学院、艾草产业学院,以学术研讨、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合作方式,深度融合“产学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