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小田并大田 粮田变良田
作者:  王好学

镇平:小田并大田  粮田变良田
全媒体记者胡少佳 张万青

清明时节,走进镇平县张林镇的小麦田,眼前宛如铺展开来一片开阔的绿色地毯。在这悦人眼目的画卷背后,是该镇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成果。
在不老刘村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区,抬眼望去,方方正正的田块、直通田间地头的机耕路、纵横分布的灌溉排水沟渠……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村民和种粮户都尝到了“甜头”。
北大荒农服集团职业农民谭龙飞正在用灌溉机给麦田浇水。谭龙飞说:“目前正处于小麦起身拔节期,我负责1400亩麦田,根据各个地块的墒情,大多数小麦已经浇了两遍水,有的地块浇了三遍”。
谭飞龙说,张林镇的地块平整,灌溉方便,他基本是进行全机械化的麦田管理。这离不开张林镇去年以来按照“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大力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去年10月,镇平县与北大荒农服集团合作的30亿元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开创了镇平农业项目“投融建运管”一体化的先例,该项目不仅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还涵盖标准化种植基地、数字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和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对镇平现代农业强龙头、补链条、促融合、树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村合作社将集中连片的土地委托给北大荒农服集团来代管经营,土地农业产生的效益不仅要保证给农民的“流转费”,也要留给村合作社一部分“承包费”,从而实现“农民得收益、村集体经济得壮大、现代农业得发展”的多赢格局。
提起小田并大田这项工作,禹王庙村村支部书记王培峰说:“我们村是个大村,3010人,651户,4680亩耕地,到今年大多数耕地已经流转。去年以来为了土地流转,是下了大功夫啊”。
村干部魏新峰说:“去年流转了1478亩地,我们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每亩地的流转费用是700元,大多数村民都同意,但是有少数农民有种地情结,我们会经过丈量、调地,在满足群众意愿的同时也能保证大块连片土地能够流转的工作要求”。
流转后,经过“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改造,土地流转价格由每亩300元提高到700元,村民不仅流转收入增加,还有了新的务工机会。张林镇的耕地不仅防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还实现了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亩均效益大大提升。
镇平县张林镇镇长侯子豹说:“靠田吃田,坐土生金。张林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9.07万亩,粮食产量1.3亿斤,分别占到全县的 1/10 和1/6。要实现农业大镇到农业强镇转轨就必须打响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去年以来我们划分4大战区,班子成员带头,镇村共同发力,用时10个月,流转土地2万余亩,为全县首批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