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要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用足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关键热词,而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能够更好促进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通过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用足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要进一步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当前,南阳已有越来越多企业重视“双碳”要求,并在推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业数字化等过程中找到了商机,比如,在光伏、风电、储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南阳已集聚了一批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并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实践证明,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让企业真正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才能更好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生产方式向节能减碳转型。
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要持续推动各级政府抓实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引领推动作用,着力创新制度和政策供给,完善激励引导、监督考核等各项机制。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跑出效能“加速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