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系列评论之一——
跑出效能“加速度”
本报评论员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政务环境体现着政府部门为经营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整体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带动和保障作用。优化政务服务,跑出效能“加速度”,不仅是激发南阳市场活力的“催化剂”,也是打造低成本南阳的“试金石”。
我市对标全省最优、全国先进,提出要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各项指标全面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清醒认识到,南阳仍存在行政审批体制机制不顺、政务服务效能不高的短板弱项,“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进行更深的改革、打造更高效的政务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要以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为牵引,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标准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 努力实现方式多元化、流程最优化、材料最简化、成本最小化,加快打造“极简审批城市”“无证明城市”。要向数字化要效率,加快打通跨部门数据共享通道,重构跨部门业务办理流程,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努力实现“全天候、不打烊”政务服务全覆盖,打造更便捷、更高效、更舒心的政务服务环境。
持续提升观念能力作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政务环境如何,表面上看经济发展数字,背后实则是干部作风。要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坚定不移地破除“官本位”意识,跳出“盆地意识”,强化服务企业就是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意识。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大力推广“办不成事”窗口、“说不事项提级管”,畅通市场主体“三评”活动渠道,用好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营商环境“体验官”力量,对政策落实打折扣、搞变通,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等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要敢于亮剑。要在党员干部中树立全力争一流、争第一意识,只为办成事找办法,不为办不成事找借口,真正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群众的感知最敏锐、最深。优化政务环境,打通堵点、痛点,一流营商环境定会成为南阳高质量发展的良田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