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的时代传递
——读作家刁仁庆长篇小说《红色任务》
水兵
历史要书写,党史要书写,历史文化需要传递赓续,红色精神更要继承发扬。不忘历史和初心,我们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去逐梦前行,实现伟大的强国梦和复兴梦。南阳优秀作家刁仁庆披肝沥胆,宵衣旰食,历数年之心血,用思考和智慧之笔写出洋洋百余万字的大作,以“于无声处”红色系列四部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现前两部《红色任务》《红色命令》已出版,放在案头翻阅着,滚滚热血也澎湃涌向了那个时代。上海,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城市发轫之都,民国时期,这里更是十里洋场,黄浦江、租界、洋房、花园、时钟、黄包车,青红帮、暗探、特务机关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使这颗东方明珠神秘而耀眼。《红色任务》主人公就在这里出场,故事谍战也从这里徐徐展开。
哈尔滨,是祖国东北边陲北大门。冬季漫长而严寒,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更是一座典型的冰城。因与原苏联毗邻接界,加上中国革命与他们的关系,这个地方从晚清到民国,杂揉着日本、伪满洲国、奉天军等等政治势力,权力角逐,这里更是神秘之极。“夜幕下的哈尔滨”“冰城雪城东北人”成了那里的象征和代名词,万千的故事和拼杀发生在那里。《红色任务》的故事高潮及人物事件随着历史事情的发生也转移到了那里。
这是一部讲述中共“六大”前后地下党人在险象环生的国门上传承革命圣火的谍战小说;这是一群地下秘密战线上先驱们以钢铁信念意志向着未来的救国探索之路;这是一首由镰刀、锤头组合在血与火键盘上的黄河、松花江大合唱,这是用头颅生命和智慧勇毅锻造出的中国共产党英雄史诗。
故事开始于1927年,蒋、汪接连背叛革命,公然挑起“四一二政变”和大屠杀,汪精卫7月5日召集“分共会议”,悍然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开始对共产党人血性镇压。一时,中国陷入国民党反动派新军阀的白色恐怖的之中。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前途的大问题,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共产党人决定在1928年的春末夏初,在苏联的莫斯科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为了让初步确定的约140余名中共党员代表顺利到苏联,中央决定在哈尔滨、满洲里建立特别交通站以护送中共代表过境参加会议。时在上海执行锄奸任务的共产党员胡春江被任命秘密潜回东北老家担任满洲里特别交通站站长,负责转运内地去苏联开会的党代表。回到东北家乡的胡春江通过秘密渠道联系到当地的党组织后,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母亲、妹妹和深爱的女友陆小枫都是共产党员。在党组织的缜密安排下,胡春江得以潜伏进入到满洲里警察局。他先后经历了局长罗高明、日本商人井上春树和投日汉奸瞿华莹的屡次试探,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而为了配合胡春江开展工作,组织上给他派来了女地下党员井黎黎二人假扮夫妻。经过艰苦努力,秘密工作站终于建成并首战告捷。之后,胡春江便带领地下党员,利用满洲里警察局内部的明争暗斗和东北军与日本人的矛盾,除了护送我党高级领导顺利出境以外,还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许多党的重要人物,诸如营救被俘的金牙大妈、利用日本人和东北军的罅隙矛盾,隔岸观火地互借对方之手除掉对我党威胁极大的高级特务头子师伟等光荣任务。
我一向不大读小说,对身边的小说作家也了解肤浅。可读仁庆的《红色任务》,我惊诧了。
一是语言好。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血脉和美颜,再好的故事和叙说如果没有生动、准确、鲜活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一个干瘪瘪皱巴巴的美人架子,枯糙而无味。仁庆笔下的陆小枫、金牙大妈、妈妈、妹妹胡秋实,俄罗斯女孩,甚至连女特务瞿华莹都刻画的各具情态,各具特点,栩栩如生;二是叙事和场景结合的好,每次事件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有好的环境营造和描写,让人的心随着场景的描写而预感着什么,笔法高妙,引人入胜;三是叙事简洁得当,缜密真实,逻辑性强;四是结构布局深思熟虑,环环相扣,和谐顺当;五是人物心理描写和沉思默想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设置得老道深邃而又机智有趣,人物饱满而成熟;六是对重大叙事的剪裁和处理巧妙而有序,该大叙述有大叙述,该小切口有小切口,虚实结合,情节诱人。
读刁仁庆的长篇小说《红色任务》,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我党历史上那段波澜壮阔而又艰苦卓绝的历史时期,并聚焦凝结在铁血信念铸就的英雄人物身上。
历史是那样的历史,事件是那样的事件,这本是时代定格,可故事的生动波澜,人物的鲜活特质,现实的残酷凛冽却是作家可以用心塑造和高超技巧描摹的。仁庆的故事设计,环境描写,人物刻划都达到了玄妙、贴切、鲜活的入化境界。感情的丰沛,精神的氤氲,信念的感召无不使人在阅读中走进去,融化其中,情绪、甚至表情、眼泪都不由自主跟着起伏,担心,流淌。这是精神的再现,更是艺术的力量!
仁庆军人出身,一直葆有军人的品质和准则,精神和执着;为人真诚而实在,办事干练而爽快,不达目的不罢休。而在艺术上,却用起了绣花针,小诊刀,善于在细节和小切口处做文章,把故事讲得缜密而可信,人物内心描摹得细腻而鲜活,真是小说家中的高手,你读几节,你就不能释手,更不能释怀,非得一囗气读完,并且你的心会跟着人物和事件而一起跳荡,一起同呼共命。
把真情和信念记在心里,人就永远不回迷路。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红色文学也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支主流。一部讲述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的红色经典,体现着党的历史和丰功伟业,凝结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记忆和思想情感。
进入新时代,红色题材文学蓬勃涌现,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红色故事和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和书写,一些作品还被改编成影视剧,影响更是广泛。通过艺术创新,把红色历史讲到当代读者心里。
仁庆的《红色任务》系列作品,在彰显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同时,融入了当代更多人文情怀,人生价值追求,不但好看,而且大有影视方面拍摄的潜质和赋能。
走马观花不如下马观花,下马观花不如细看一朵花。仁庆的《红色任务》系列作品值得细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