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作者:  余耀耀

西峡县: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好哩很、很感谢,两个简单的词温暖了整个冬季。2月1日,气温骤降至冰点,西峡县阳城镇的帮扶人员赶赴芦俊杰家中查看生活情况,当已经90岁高龄的他连连点头并含糊地说出“好哩很、很感谢”时,让一众工作人员心里暖意满满。

原来,去年8月,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阳城镇政府对芦俊杰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厨房和卫生间铺设了防滑地板,并配备了手杖和淋浴椅,为老人的居家生活增加不少便利。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3年,西峡县将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县工作重点,与工业、农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并作为“书记工程”,统筹谋划、强抓落实。同年6月,“西峡县十大民生实事项目”首次在县人大票决通过,“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实现有效结合,全县民生实事工作翻开新的一页。

养老,民之所依。家庭适老化改造是河南省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为了把实事办好,西峡县“三级书记”一手抓,制定5大项22个小项的改造流程明白卡,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为标准,一户一策、一户一档,对10个乡镇(街道)27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率先在全市通过验收。

立足“9073”养老服务发展目标,西峡县按照“基础性、普惠性、共担性、系统性”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县级养老设施规划、乡镇敬老院转型运营、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家庭适老化改造四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场所118家,床位1.1万张,养老护理、家庭照护初级以上持证人员达。2023年,该县累计投入资金4414万元,先后完成5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6家村级幸福院建设,对16家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原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2023年,西峡被南阳市授予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县

就业之根本春节临近,求职市场持续活跃。在西峡县人社局门口,一排排红色的帐篷格外喜庆,持续三天的招聘会让各企业“收获”颇丰。像这样的招聘会西峡全年共举行16场,累计参会企业450余家,意向签约8000余人为业兴民富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重点就业群体,该县积极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大学生基层就业和见习计划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计划借力智慧就业平台“就业不断线”“服务不断档”,累计采集劳动力41万人次发布岗位需求500余条建成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家,审批通过9家人力资源机构、7家劳务派遣机构1家零工市场就业创业形势稳中向好。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330人,完成352.29%;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897人,完成697%;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5笔,金额3826万元,完成46.1%。

道路,民之所向。在桑坪镇石灰岭村,随着吴家沟口组最后一段入户道路的全面硬化,全村无风三尺土、下雨两脚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刚刚挂上的市级文明乡村光荣牌给新年的石灰岭又增添一份喜悦。农村公路,是关乎百姓幸福生活的“大民生”。近年来,西峡县从改善产业交通和农民出行条件入手,投资8000多万元升级改造县道、乡道和通村入组道路118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格局,已经成为西峡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数字显示,2018年以来,西峡累计规划建设农村公路780公里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村通客车(公交)覆盖率达100%,农村客运、快递物流覆盖率达100%,建成特色产业路12条180公里,特色旅游路6条120公里,80%的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2022年12月,西峡县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回望2023年,2.6万㎡的新政务大厅投入使用,“免跑”与“容缺”融合,30.91万余件审批服务规范办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市率先在医共体内实施电子病历“云诊断”,6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启动村级标准化卫生所全覆盖;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面积2.6万平方米,教育质量大幅提升,适龄儿童实现免试就近入学……截至2023年12月底,2023年省市县既定的118项民生项目中除城区重大建设项目外,有110项全面完成,完成率93.2%

展望2024年,民生实事怎么做?西峡县委书记马俊说,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要将心比心、用心用情,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推动民生工作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全媒体记者 范亚康 刘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