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做好寒潮防范应对 保障蔬菜增产丰收
本报讯(通讯员 王凯)据最新气象资料显示,未来几日我省将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过程,为了抵御此次的强降温和降雪天气,南阳市新野县正采取多项措施保障蔬菜产销。
近日气温骤降,天气寒冷,而在新野县城郊乡袁庄村的蔬菜交易市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一大早就有众多蔬菜收购商汇集在这里,一辆辆运输车上装满了品种不一的蔬菜,种植户周焕停正忙着搬运自家的莴笋。据了解,随着气温连续下降,菜价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大,目前市场供应充足。
“我今年种了五六亩地的笋,笋的价格之前也可以,都是1块多以上,还有六亩多地的西兰花儿,价格也可以,净花儿都卖到两块多,还有二亩多地的有机花菜,价格都是1块多以上,收入是相当可观!”袁庄村蔬菜种植户周焕停笑着向记者说到。目前袁庄蔬菜处于产销两旺时节,每天交易量可达1000吨以上。
该县为有效应对寒潮天气对蔬菜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联合当地农业和气象部门组织多个农技服务小队,指导广大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加强防寒物资的调配使用。同时加大蔬菜储备和物流运输,保障寒潮天气下“菜篮子”供应。在不远处的袁庄村蔬菜示范产业园里,种植户李保林早早就给自家大棚安装好了棚膜支架,加盖了双层防寒膜。李保林告诉记者:“这次降温,我们大棚使用了双层薄膜,效果就是为了蔬菜新鲜也保暖,大棚内温度10~15度之内,效果比较明显。”
蔬菜收购商常晓光是从湖北省襄阳市过来的,每天会来这里收购莴笋、芹菜、有机花菜、西兰花等蔬菜。“这里的蔬菜品相很好,很受我们那边老百姓欢迎,足量进回的蔬菜大部分时间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这边菜价相对稳定,距离也比较近,采购很方便。”正在车厢里清点蔬菜的常晓光告诉记者。
据了解,新野县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大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35万亩左右,年产量170多万吨,产值17亿元以上,其中,城郊乡是该县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新野县不断厚植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围绕做大做强做优蔬菜产业,实施“南菜北扩”战略,整合区域资源,在城郊乡投资100余万元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蔬菜工厂化育苗室35座。同时,通过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双绑”模式,共培育新农主体20余家,菜衣亩均收益达2万元以上,村集体年均增收101万元。
“为应对此次雨雪降温天气,我们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安排施工队加班加点修建排水设施,确保雨雪天气蔬菜种植不受影响,同时使用大喇叭、微信群发布低温预警,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实地指导种植户,充分做好防寒增温工作,保障蔬菜增产丰收。”新野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