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千里连京宛 两城同心谱新篇
——南阳市京宛协作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吕文杰
1277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长度。从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清澈甘甜的丹江水从这里一路北上,跨越伏牛山、太行山,穿黄淮、济海河,最终融入京津千家万户的饮用水中,滋润北方大地。
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沿线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
南阳作为核心水源地、渠首所在地,九年来与主要受水地北京结为“亲家”,千里长渠已成京宛携手共进的纽带和桥梁,为京宛两地建立起血脉相通的协作情谊,持续开展环保、经贸、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交流和人员交往,从互动合作走向共融共赢。
(小标题)以水为媒京宛携手发展
一渠清水,血脉相通。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全县92%以上区域属于水源保护区。2010年6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启动搬迁,淅川16.5万移民迁出,是全国移民人数最多的县。
为了这一世纪工程水质持续安全、生态环境稳定和库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2013年,国务院制定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的安排部署,京宛对口协作机制随之逐步建立。受水地北京市和水源地人民由此结下一份深情厚谊,并结出累累硕果——京宛协作以项目实施为抓手,累计实施京宛对口协作项目307个,总投资44.51亿元,使用北京市对口协作专项资金18.01亿元,涉及水质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多领域。
在京豫两地高度重视下,围绕水源地与受水区协调发展,京宛两地先后签订一系列对口协作协议先后签订,多层次交流互访活动拉近了两地距离和情谊,形成了上下互动、结对帮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尤其2022年以来,在京宛两地共同努力下,相关机制从结对帮扶扩容为对口协作。两地围绕项目协作、区县结对、产业合作、干部人才交流、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合作层次和内容日益丰富,在协作的深度、广度上持续开拓,形成了多方共赢的京宛合作新局面。
今年,南阳新申请南水北调对口协作项目10个,争取到北京市对口协作专项资金1.61亿元,目前投资计划已经全面启动,从7月份开始陆续开工。京宛协作的密切互动,有力推动了南阳的绿色转型发展,也为首都地区生态建设、民生保障提供强有力支撑,“京宛协作”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小标题)京企带动项目提质更新
进入新发展阶段,京宛交流迎来新机遇、新空间、新希望。
今年5月30日,京东(南阳)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60余家企业进驻,为南阳电商行业带来的蓬勃活力。扎根南阳,服务南阳。京东落地南阳只是京宛协作助推南阳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京宛两地对口协作部门积极对接,依托北京深厚的总部经济资源,推进与中旅集团、首创集团、京东集团、首农集团等京属企业的合作;先后协调引进了社旗县汽车配件锻造、唐河垃圾焚烧发电、北京建工集团西峡内乡界至丁河段公路新建工程等一批产业项目;促成桐柏县与中科云网科技集团签订协议,引进年产12万吨PBAT生物降解聚酯项目,总投资31.5亿元;成功与首农集团在农产品进京展销、现代农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在首农集团双创中心设立展区,对南阳市18个品类、239个特色产品进行常年常态化的展销。
近年来,京宛合作硕果频添,多个重大合作项目在南阳落地,82个合作项目相继落户南阳,总投资约300亿元。包括与中关村合作建设的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中关村e谷、产业投资基金、创业大街等30多家企业落户南阳;北控集团投资建设南阳中心城区供水事业;首创集团对南阳水源地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托管运营,建设南水北调汇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
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关系的建立,对北京来说,是饮水思源、支持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份深厚情谊;对南阳来说,是保护水质、用好用活对口协作资金,助力水源区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在北京市的对口协作支持下,南阳完成了淅川县库区养殖场环境修复治理、西峡县淇河水生态修复工程等一批保水质项目,优化了库区生态环境;落地了淅川软籽石榴、邓州国家小麦育种、西峡猕猴桃基地等产业帮扶项目,辐射带动困难人口2万多人;推进了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内乡县中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园等一批促转型项目,推动了水源区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淅川县思源学校建设、西峡县中医院改扩建等一批强民生补短板项目,促进了水源区民生改善。
(小标题)院士落户激活发展潜能
双向奔赴,美美与共。一渠清水是京宛的“媒人”,互派互访则让双方的友谊日趋笃厚。
今年以来,南阳市党政代表团先后3次赴京开展高层互访交流活动,与南水北调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对接交流,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在两地来往日益密切的基础上,京宛协作牵起两城文化和技术交流的“红线”。南阳连续举办五届“北京院士专家南阳行”活动,一批高质量专家团队和科技项目与南阳结缘,先后引入许为钢院士站落户想念集团、谯仕彦院士工作站落户桐柏的配套项目,充分利用京宛合作中心平台,寻求推动“院士专家南阳行”长期机制化,推动高端人才引进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
目前,南阳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共建“种质创新平台”,强化甜糯玉米等品种的种质创新,做强南阳“种子芯片”;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光电产业协会及北京思创科技公司等高端光电产业实体资源合作,建立北京理工大学光谱实验室南阳研发与转化基地,打造“京宛光电产业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南阳人才发展集团、中光学集团与清华大学创新团队等高校联合,设立南阳东方光微研究院,聚焦阳光采光、阳光照明、光学农业三大领域,开辟光电产业新赛道……
京宛协作给南阳市注入了来自北京的智力与技术、资金与重大项目等资源。与此同时,南阳市充分借力北京优势,强化科创、金融、人才等资源导入,两地合作更是迎来一波热潮——南阳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交流合作,补充南阳创新实力;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光电产业协会以及北京思创科技公司等高端光电产业实体资源合作,建立北京理工大学光谱实验室南阳研发与转化基地,打造“京宛光电产业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助力产业升级转型;南阳人才发展集团、中光学集团与清华大学创新团队等高校联合,设立南阳东方光微研究院,聚焦阳光采光、阳光照明、光学农业三大领域,开辟光电产业新赛道。
滔滔“南水”,滚滚“向北”,北京与南阳的“水情缘”还在续写。
“下一步,南阳将重点推进两地优势产业、资源对接,宣传推介南阳优质文旅资源,推动北京产业疏解企业和转移项目在南阳落地生根,把南阳打造成对接京津地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目的地。”南阳市京(津)宛发展合作中心主任赵靖表示,北京与南阳,以水为媒、因水结情;血脉相通、共进共融,“南水”奔波千里,这份“血脉纽带”未来还将为两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