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政局启动“寒冬送温暖”行动
救助困难群众 兜牢民生底线
本报记者 王蕾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为做好冬季和双节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日前,我市民政局科学系统部署、分类精准施策,全面启动“寒冬送温暖”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受助及时、衣食无忧,安全温暖过冬。
全面摸排认定,兜准底
我市实施困难群众集中排查行动,通过逐户走访排查,详细了解困难群众家庭状况、致困原因、经济来源、救助需求等情况,汇总梳理后逐一建立台账,并全面落实低保、特困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
各县市区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同时,落实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要求各县市区在春节前提前发放2023年2月份救助金。此外,密切关注、综合研判节日期间物价波动情况,按规定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提升救助水平,兜牢底
各县市区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对因教育、医疗支出过大或突发自然灾害、交通意外等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情况紧急的实施“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
落实好小额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提升对支出型困难人口的救助时效性。同时,鼓励、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临时救助。
“寒冬送温暖”行动期间,市民政局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拟使用2023年市本级应急救灾预算250万元采购棉被、面粉、大米等救灾救助物资,用于冬季和双节期间全市特困户、困难户、受灾户等困难群体救灾、救济、慰问,预计可以解决近8000户生活困难群众所需的口粮和越冬棉被等问题。
持续关爱帮扶,兜好底
市民政局将加强对独居、空巢、失能、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巡访慰问,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健康和生活状况,送去他们急需的慰问物资。
各县市区发挥村级组织、乡镇社工站、社会救助协理员作用,采取实地走访、电话交流、微信视频等方式,发现并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冬季取暖和基本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不留死角、不漏问题。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以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的走访慰问,深入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民政服务机构,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持续开展流浪乞讨救助专项行动。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查,密切关注天气,及时调整巡查方案,增派人员车辆、扩大巡查范围,对流浪乞讨人员易集中、易逗留的地段进行“拉网式”排查,安全妥善地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及时安置,保证特殊困难群体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