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栏目:百名记者走基层 拟整版)从一见倾心到专注10余年,他不断钻研开发新产品,路子越走越宽广——移民武明亮和一群孔雀的“美丽”故事
作者:  周梦

本报记者 周梦 文/图

提到蓝孔雀,很多人仅是在动物园看到过,它开屏时的美丽瞬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在社旗县郝寨镇的丹阳孔雀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因南水北调易地搬迁至此的移民武明亮在这里养殖了10年,这些色彩艳丽的蓝孔雀,给他带来了“美丽事业”。12月6日,记者走进合作社,探访武明亮和他养殖孔雀带来的“美丽事业”。

一瞬间,蓝孔雀进入他的“心中”

记者见到武明亮时,他正在笼舍旁用手机认真地拍摄蓝孔雀的日常,“冬季天冷,要注意孔雀的觅食量。”武明亮告诉记者。今年49岁的武明亮提起蓝孔雀,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2011年,原籍淅川县马镫镇的武明亮因移民,举家搬迁至社旗县郝寨镇。“当时我们一个村共124户、500余人一起搬迁过来的。”武明亮说道,刚搬迁至郝寨镇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在日常农活的基础上,他就在周边打零工补贴家用,但在新家扎下根、快致富,在社旗的土地上干点什么,做出一番事业,成了武明亮的面对的问题。

2012年,武明亮在与濮阳市的一个朋友电话交流时,获悉他的那个朋友一直在家养殖孔雀,并且发展得不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前往濮阳市那名朋友的养殖场,亲自考察孔雀养殖的前景。

“看到孔雀的一瞬间,它就走进了我的‘心中’。”武明亮告诉记者,当他看到蓝孔雀时,蓝孔雀的身姿就深深地印入了他的心中,再也挥之不去,朋友那家孔雀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及经营办法也让他非常满意。“回去就想办法养。”武明亮当时在心中就做好了决定。

一句话,干了就要坚持下去

2012年底,武明亮开始了筹备养殖孔雀的各项事情,协调场地、搭建笼舍、配套水电、办理特种养殖审批手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特种养殖比较新颖,有很多方面与其它养殖不一样。”武明亮说道,孔雀养殖在笼舍搭建规格等方面与其它养殖存在差异,在筹备之初,他也遇到了很多苦难,但好在当地镇政府各级领导得知他的想法后,大力支持他的养殖事业,远在濮阳的朋友也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最终,武明亮的孔雀养殖合作社顺利建设完工。

2013年11月,第一批引进的100只蓝孔雀顺利进入新搭建的笼舍内,武明亮的养殖事业正式开启。“养孔雀,听都没通过。”“养成了卖给谁,等着赔钱吧。”与此同时,质疑声也纷沓而来,面对质疑,武明亮就一个想法,既然干这个事业了,就要好好干下去,坚持到底。

为了养好蓝孔雀,武明亮买来蓝孔雀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放在枕边和饭桌前,一有空就如饥似渴地研读,并且依靠电脑网络,与全国各地的孔雀养殖户交流养殖经验。“孔雀生病时,我愁得整夜未眠。”武明亮告诉记者,遇到孔雀生病,他一遍遍向其它孔雀养殖户电话取经,偶尔遇到难题们还会邀请在濮阳市养殖孔雀的朋友上门指导。

在此期间,第二批、第三批蓝孔雀也顺利引进,他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孔雀需要特别注意肠道、呼吸道疾病。”在武明亮边养殖边学习中,他也总结出了很多的养殖经验。到了2015年,武明亮已能熟练的照顾孔雀孵化、育雏等事项,并对孔雀的常见病了如指掌。

一份情,发展好孔雀事业

“孔雀雄鸟翎毛眼状斑灿烂闪烁,受到人们喜爱。”在养殖中,武明亮发现孔雀的艺术价值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便动起了孔雀产品深加工的念头。2016年起,他不断的邀请来自山东、安徽等地的工艺品制作老师来到他的养殖合作社,进行孔雀标本、羽毛耳坠、羽毛发簪的工艺品制作教学。而他,也边看边学,掌握了相关的技术。

“这个孔雀羽毛裙子裙摆1.8米长,现在还是我的镇馆之宝。”在养殖合作社的展厅内,武明亮向记者展示了他设计创作的孔雀羽毛裙。武明亮在掌握相关孔雀工艺品制作工艺以后,对市场上流行的饰品进行分析研判,通过不断钻研,推出了许多新颖的孔雀工艺品。

2018年,他突发奇想有了制作孔雀羽毛裙的念头,面对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他自己进行设计,在他的带领下,3名技术工人历时20余天,耗费3000余根翎毛制作的孔雀羽毛裙最终面世。“惊艳,当做婚纱的话一定惊艳全场。”武明亮感叹道。

现如今,孔雀羽毛项链等特色工艺品热销全国、供不应求,武明亮的特色养殖路子越走越宽,这项“美丽产业”也做大做强,蓝孔雀也装点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IMG_9911.jpg武明亮打理孔雀标本

IMG_9960.jpg武明亮为孔雀喂食蔬菜

IMG_0029.jpg记录孔雀日常

IMG_9918.jpg武明亮设计制作的孔雀羽毛裙

IMG_9923.jpg武明亮介绍孔雀羽毛裙

武明亮在笼舍内观察孔雀

喂养孔雀

蓝孔雀觅食

IMG_0043.jpg优雅蓝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