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傲霜的菊花象征着秋尽冬来,是大自然一年中最后的视觉盛宴。在中国菊花的故乡——内乡,菊花除了观赏、入药,还有不少隐藏“菜单”。
菊花沙拉,清爽可口;菊花炒肉丝,鲜香嫩滑;菊花涮锅,养眼养生;菊花饺子,风味独特……
近几年,郦邑贡菊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菊花茶饮品牌。在岞(山曲)镇郦邑贡菊科研组培中心,菊花不仅能赏、能喝、能入药,还能制成美味“菊花宴”,让人大快朵颐。
如此新奇的美食,是大厨的创意,还是另有玄机?
原来,可食用的菊花,并不是我们平日所见的观赏菊花。
11月中旬,组培中心的大棚内,一排排粉紫鹅黄、雪白晶莹的食用菊,开得生机勃勃,芬芳四溢。郦邑贡菊公司负责人苗俊亚介绍,食用菊每年11月初上市,采摘期大约一个半月左右。
在2020年,郦邑贡菊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培育出“粉黛1号”“白玉1号”“白玉2号”“金黄1号”4个食用菊品种。食用菊花气味芬芳,口感脆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以及菊花特有的绿原酸、木犀草苷等药用保健成分。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我们的食用菊销量也不断增加。”苗俊亚说,除了在直播间里卖掉一部分,不少饭店一大早就开车来买菊花。“这也是内乡特色美食嘛。”他笑称。
除了吃,作为茶菊的郦邑贡菊更是声名远播。组培中心附近的梯田,今年的贡菊采摘已经接近尾声。技术人员告诉我们,每一朵可供加工的茶菊,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茶菊要求菊花的花朵直径3.5厘米,花瓣有20层。花朵中心的花瓣要包裹花芯,如花芯完全露出则为“透芯”,不能入茶。所以,贡菊只能每天正午之前采摘,以免大面积盛开造成“透芯”。
一亩梯田只能种植665棵贡菊,而开放的贡菊里,只有百分之七左右能达到做“茶菊”的标准。“入选”的每一朵茶菊,在水里泡开后不掉花瓣,舒展成球形方为上品。
在生产车间,工人们将经过严格挑选的贡菊一朵朵铺在烘烤架上,经过多道程序,最终才能包装上市,成为一杯清甜可口的菊花茶。
在内乡,菊花不仅是保健的茶饮、可口的美食,更是一项富民的产业。郦邑贡菊种植基地,辐射周边水沟、吴家庄、彭营等多个村,流转土地面积2700多亩。
农民们不仅可以将土地流转给菊花种植基地收取租金,还能到基地打工挣钱,实现家门口就业。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朵带给人们健康、富裕和美丽的菊花,是否也会成为您的偏爱呢?
全媒体记者 王笑荷 郑丰东 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