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情推介
市长王智慧
(2023年11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侨商、各位企业家,同志们:
哪得寒冬暖意生,谓有侨商莅宛城。在全市上下全力冲刺四季度、奋勇夺取全年红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各位嘉宾欢聚在美丽的独山脚下、白河之滨,隆重举行南阳市情推介会,畅叙友情、深谋合作、共话发展、同创未来。
值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南阳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用三句话,简要向大家推介一下南阳:
第一句话:昔日南阳,历千年浸润沉淀,人文厚重、物华天宝、魅力无限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238万人,是河南省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的省辖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南阳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城。有5000年文明史、270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曾哺育出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四圣”先贤;近现代,南阳院士群体、教育家群体、法学家群体、作家群体蜚声全国。
南阳是一座山清水秀、物华天宝的生态绿城。森林覆盖率达40.5%,是千里淮河源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是全国重要粮、油生产基地,常年粮食产量在140亿斤以上,素有“中原粮仓”之称。
南阳是一座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通达要城。地处郑州、西安、武汉三大都市圈腹地,焦枝、宁西铁路“十”字交汇,郑万高铁穿境而过,南阳机场是全省四大机场之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唐河、白河航运工程正加快推进,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南阳是一座开放奋进、生机盎然的经贸重城。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交流关系,卧龙综合保税区是全省第二家综保区,获批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新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第二句话:今日南阳,聚万众拼搏实干,基础坚实、步履铿锵、活力无限
近两年来,南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聚焦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全力拼经济、促发展、保安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起势。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延续好态势。面对超预期变化,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定期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全力稳定经济大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定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去年生产总值达到4555亿元,增长4.8%,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3。今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4.9%,高于省均水平1.1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4。
二是多措并举扩投资,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周例会、月签约、季讲评等制度措施,有效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成、快投产。
去年累计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35个,完成投资3844亿元。今年1-10月,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402个,完成投资48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3%。两年来,省重点项目综合考评稳居全省前列。
三是坚定不移促开放,招商引资取得新硕果。坚持把招商引资摆上突出位置,成立驻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五个工作组,统筹“两个市场”,全力招引龙头型、支撑型、链环型企业和项目。
去年共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85个。今年1-10月,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83个,总投资100亿元的中豫浩德智能防爆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四是凝神聚力育链群,产业转型迈向高质量。围绕打造5+N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强力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升链行动,一些重点产业实现了企业的快速集聚、链条的有效拉伸。
去年,绿色食品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生物医药、光电信息两大集群被列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1—10月,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0.7%,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2.7%;数字光电等9个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百亿元。
五是千方百计强动能,科技创新步入快车道。全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力求让更多的“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去年以来,新建成院士工作站4家,累计达到6家、居全省前列,
天冠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建设,牧原实验室被纳入省级实验室体系,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东方光微研究院、国际非开挖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0%,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六是持之以恒优环境,市场主体实现大突破。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出台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力助推市场主体做多做活、做大做强。
近两年,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连续跃升10个位次、进步全省最大。目前,市场主体存量达105.85万户,居全省第二位;今年4月和7月两次在国家城市信用监测中排名全国第三,实现历史性突破。
第三句话:明日南阳,乘时势奋发突破,前景光明、空间广阔、潜力无限
进入新时代,南阳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机遇期,可谓是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
天时,主要是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视察并做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国家层面更加关注支持南阳发展;去年省委、省政府重磅出台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意见,省直34个厅局委相继制定配套扶持措施,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地利,主要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南阳交汇叠加,同时南阳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山大河大平原的资源禀赋优势、人口众多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腹地优势,为我们崛起振兴蓄积了强大势能。
人和,主要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四大班子担当尽责、务实重干,广大干群人心思进、斗志昂扬。如今的南阳,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处处迸发着蓬勃向上的活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各位侨商、企业家,当前,南阳发展正处于车到半山、船至中流的关键阶段,“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既需要全市上下的聚力拼搏奋斗,也离不开在座各位的鼎力支持帮助。
长期以来,广大侨商、企业家始终秉持强烈的家国情怀,以拳拳赤子之心踊跃支持参与祖国建设发展,既为内地带来了先进的资源要素、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国内架起了联通世界的桥梁、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此次广大侨商、企业家带着雄厚的金融资本、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学的经管理念、满满的诚意信任,走进河南、来到南阳,探寻合作、洽谈投资,必将为南阳跨越崛起注入强劲动力,我们万分感动,倍加珍惜。
为筹办好此次活动,经过精心梳理筛选,今天我们向大家推介合作项目191个,共涉及制造、信息、能源、物流、文旅等16个产业大类,计划总投资2957亿元。
其中,制造业项目148个,包括装备制造项目39个、新型材料项目21个、电子信息项目19个、现代化工项目21个、绿色食品项目12个、生物医药项目11个、汽车制造项目11个、现代轻纺项目9个、绿色建材项目5个。
同时,为了便于大家详细了解有关情况,我们配套编印了招商引资项目清单、人才需求清单、融资项目清单、科技创新需求清单、优惠政策清单“五个清单”,一会儿将公开发布,并将在市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动态更新。
对于这些合作项目,我们承诺:一是优先保障用地用房需求。南阳有国家和省级各类开发区18个,在中心城区还布局了1个100平方公里的中欧产业园,现有大量建成的标准化厂房,可以让企业“拎包入驻”;对于需要非标准化厂房的,也可通过市属国有平台代建,帮助企业实现轻资产入驻;同时还规划预留了充足的工业用地,可保障项目单独选址建设。
二是优先帮助办理审批手续。对于达成的合作项目,我们将综合采取联审联批、容缺办理、免证明、承诺制等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各项审批手续,助力项目早落地、快开工。
三是优先给予投资融资支持。南阳现有“2A+”市属国有平台参与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10支,基金募集总规模达40多亿元、股权投资总金额达20多亿元,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将在股权投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在政策性融资担保、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方面,我们将做到无差别对待、应享尽享。
四是优先提供用才用工服务。南阳是个人口大市、教育大市,现有2所本科院校、6所高职高专院校、42所中职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5万余人,通过宣传组织和开展定制化培训,完全可满足企业多层次用才用工需要。
五是优先兑现各项奖补政策。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奖补、先进装备购置奖补、到位资金奖励、特种厂房装修奖补、贷款贴息、物流补贴、引进人才补贴、研发奖励补贴等。对于重大项目,还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力支持。
六是优先解决企业困难问题。针对落地的合作项目,我们将建立领导干部“一对一”包联帮扶机制,全生命周期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坚决做到第一时间倾听企业声音,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困难。
各位侨商、企业家,南阳作为商圣范蠡的故里,自古就有重商、亲商、爱商、兴商的浓厚氛围。我们衷心希望大家能够把南阳作为布局发展的优选之地,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信息、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南阳崛起建言献策,踊跃为南阳振兴牵线搭桥,主动为南阳腾飞投资兴业。
我们将始终恪守“党委政府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你们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便捷的服务,让大家放心来投资、放胆来创业、放情来逐梦。
最后,预祝南阳市情推介会和侨商考察活动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南阳市情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