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新闻发布会 解读)打击食药环森犯罪,让人民群众“舌尖”无忧,企业创新创造保护有力,生态环境舒适宜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作者:  张玲


本报记者 张玲

安全健康的食品药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28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近年来我市公安局在打击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领域犯罪采取的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副中心城市建设战略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在食药环森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和严整的坚定决心,大力弘扬“四敢精神”,积极践行“四个极限”,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打造食药环森队伍的“铁拳”和“尖刀”

坚持“练兵赋能、素质强警”导向,举办食药环案件侦办技能轮训,组织开展情报研判、技战法交流、案件专题培训,邀请相关部门围绕专业技能、侦查经营、法律适用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培训交流,实现专业技能提升与岗位实战砺炼互促共长。

建立“全市食药环森侦查人才库”,集中力量破案攻坚,为全市侦破重特大涉食药环森领域犯罪案件提供人才支持。

建立健全“跟班学习”“上门培训”等配套机制,为专业人才建舞台、搭擂台、创平台,着力提高执法能力和办案质量,打造食药环森队伍的“铁拳”和“尖刀”。

 

大要案侦办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以“昆仑2023”“雷霆”“清风”“夏季行动”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紧密结合我市地域特点和发案规律,坚持“破大案、促稳定”与“破小案、暖民心”并举,创新开展“主题式”打击。

共破案3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71人,涉案金额1亿余元,大要案侦办成效位居全省前列,以实际行动守护“舌尖安全”、保护“创新创造”、呵护“绿水青山”。

其中,侦办的5.15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嫌疑人7名,现场查获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系列假酒700余件,涉案价值260余万元;

唐河“黄某制售伪劣农药案”查扣1000余万元伪劣农药;

方城“胡某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查扣假花生种子40吨,有力保障我市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

桐柏县公安局侦办的“某文化公司网络传播短视频案”被国家版权局、公安部评为知识产权领域“十大案件”;

邓州市公安局破获的3.08杜某某等人涉嫌非法采矿案”,打掉非法盗采、销售河砂犯罪团伙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查封、冻结涉案资金200余万元;

新野县公安局破获的6.3饶某某等人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涉案渔获物3万余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

 

凝聚共治共建工作合力

认真贯彻落实“河长+警长”“林长+公安局长”制,建立健全多警种协调作战、多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破解执法难题、凝聚执法合力。

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强化基础信息收集和对重点行业和场所的清查整治,推动形成“协同联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加强警企互动,深入重点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法律宣传、预警提示,前移打防关口。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警力1390人次,联合有关部门检查涉冷链食品商户、仓库、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和花鸟鱼市1600余家,确保风险苗头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扎实做好社会面宣传发动,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限”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持续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高压态势。以大要案为牵引,多方合力打大攻坚。以信息研判为支撑,科技赋能助推打击效能。以宣传阵地为依托,推进协同共治。

全市公安机关将强化对涉知识产权领域案件线索的收集、梳理和研判,与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协作、联动执法,切实做到用专业手段打击职业犯罪,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文旅康养服务等领域及地理标志农产品、艾草、中药等我市名优特色领域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力度,深化警企协作,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食品、药品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最基本的需求,惩治食药环森领域犯罪,保民生促发展十分重要。

药品犯罪打击重点:

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犯罪,销售病死畜禽肉,假牛羊肉犯罪;

超量、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犯罪;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西布曲明、西地那非等违禁成分犯罪;

农村地区、校园及周边等制售假劣食品犯罪;

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通过网络销售伪劣食品的犯罪行为。

 

药品犯罪打击重点:

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紧密相关、日常用量大的疫苗类、急救类、抗癌类、降压、降糖、风湿骨痛等药品领域犯罪,一直都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

我市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中医药资源丰富,要维护中医药品牌形象,公安机关需要对假冒伪劣中药材,假借中医为名销售假药、劣药和妨害药品管理等犯罪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销售境外未合法上市的非法进口药品和医美产品、医疗器械领域制假售假犯罪在我市也时有发生,需要对这些犯罪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安机关还要对非法收购、销售医保药品等与国家医保基金相关的药品犯罪进行重点打击。

 

织就天罗地网,打赢食药环森安全保卫战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涉及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线索时,应立即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环保等部门取得联系,也可以直接拨打110”或者到就近的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将依法受理,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不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理。

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要尽可能保留好购物发票、相关凭证及相关包装材料,并区分两个层次去处理:如果只是购买到了假冒伪劣食品,并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可以直接联系商家进行沟通进行退换货处理,必要时可以借助消费者协会来帮助调解处理;也可以拨打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由食品安全行政监管部门出面帮助挽回损失,依法追究生产者、销售者的行政责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要求生产厂家或者销售者进行赔偿。

如果食用伪劣食品药品产生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封存剩余的食品药品,以备有关部门进行检验鉴定,同时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拨打110报警处理。

微信图片_202311281504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