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栏目《走近城市烟火气·逐梦故事②》从街边小摊一天卖三个鸡蛋灌饼,到有了自己的门店最多时一天能卖出去600多个鸡蛋灌饼,从年收入千元到月收入过万元——28年,一对灌饼夫妻的逐梦路
作者:  张玲


本报记者 张玲 /

街边小摊到拥有自己的门店,不到十平方米的小门店到有了单独的工作间一天卖三个鸡蛋灌饼,到现在最多时一天能卖出去600多个鸡蛋灌饼,从年收入元到月收入过万元……

28年来,靠着卖灌饼,吴知理杨梅英这对夫妻从零起步、早出晚归,凭着两个人的毅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赢得了属于他们的幸福。

 

 鸡蛋灌饼味美受欢迎

    “老板,来个鸡蛋灌饼,加串鸡柳1126日,在城区人民路口腔医院附近的“吴记鸡蛋灌饼”店门前,一位顾客电动瓶车还没停稳,就对老板吴知理喊道。好嘞!”吴知理一边应和着,一边熟练地把饼坯放上锅,烙至三成熟饼坯鼓起来时,在饼边划开一个口,饼的上下两层皮分离开来,他把搅好的蛋液灌进去,再用筷子插入饼内顺时针搅动一圈,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正在排队买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就在附近,是“吴记鸡蛋灌饼”十多年的老顾客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吃灌饼,如今已经成家,孩子也上幼儿园了,一家三口都喜欢来“吴记鸡蛋灌饼”吃饭。每天送孩子上学时,都会来这里买饼

鸡蛋灌饼很适合我们上班族,还可以添加蔬菜、烤肠鸡柳等,方便得很。最关键的是,这家鸡蛋灌饼的味道太好了”看到记者在采访,正大口吃着灌饼的刘先生说道,他就在附近上班,每天上早班都要来买灌饼吃,很多同事也喜欢吃这里的鸡蛋灌饼,这不,一下买了好几份,带去单位与同事分享。

    我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买个鸡蛋灌饼,解解馋。”高中生小吴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特别喜欢吃“吴记鸡蛋灌饼。由于上高中后住校,只好趁周末回家时来解馋。

   鸡蛋灌饼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吃的美食。”吴知理说,根据顾客喜欢的口味,他不断调整灌饼用的食材,鸡蛋灌饼很受欢迎。

 

28年前到南阳创业卖灌饼

吴知理和妻子杨梅英的老家是信阳息县村子里一大半的人都以卖鸡蛋灌饼为生,好多年轻人都凭着做饼的手艺去外地发展。1995年,22岁的吴知理带着妻子杨梅英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大女儿,来到南阳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一开始一天只能卖三个饼。”回忆起最初到南阳时的境况,吴知理苦涩地说。当时,在居民区租一间很小的房子住下来,买了一个推车,夫妻俩在南阳人民公园门口、新华路港达附近多个地方都摆过摊,一个月挣的钱勉强够维持一家三口度日,那时候生活是真的很难啊。

2000年时,他们来到南航附近,几轻辗转,到如今租下两间门面,从最初只卖鸡蛋灌饼,到现在有稀饭、胡辣汤、砂锅面、热干面等20多种吃食,还雇了两个人帮忙打杂。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吴记鸡蛋灌饼”和别家不同的是,饼子煎了之后还要放进炉子烤一烤,把油控干,做出来的灌饼外酥里嫩,再配上自制的酱,香酥可口,非常美味吴知理介绍说,开始时,灌饼里面夹的就只有生菜,在客人们的建议下,他们又陆续上了火腿、里脊、鸡柳,还有烧饼、豆浆等,生意也越来越好

“通过努力奋斗,我一步步实现梦想,我感到很幸福”从一天卖三个鸡蛋灌饼,到现在最多时一天能卖出去600多个鸡蛋灌饼每天的收入从个位数到现在的1000,靠着这个小小的灌饼摊,吴知理夫妻俩在南阳买了房,如今三个孩子也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

 

干喜欢的事情很幸福

    “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本来就很幸福,大吃都喜欢吃,这让我越干越有劲。吴知理对记者说最感动和开心的,是一次有一个学生放寒假回到南阳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吃他家的鸡蛋灌饼,让他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杨梅英性格很开朗,在南阳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有不少还是忘年交。“南阳人真的都很好。”杨梅英说,他们的店里有好多都是常客,有时候店里顾客多,等得时间长些,大家都没有怨言。前一段时间,有名王阿姨坐着轮椅被家人推着过来买饼,老人的家人告诉杨梅英说老人非要来找她说说话,这让她特别感动。

“我要干到70岁。”杨梅英笑得很甜,“虽然有时候也很累,但我就是喜欢做灌饼。”她说,每天一站到炉子前,就浑身是劲,看着一个个面坯被做成香味扑鼻的鸡蛋灌饼,并被这么多人喜爱着,她就有满满的幸福感。

 

南阳就是我们的家

“南阳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吴知理说,他今年已经50岁了,他和妻子人生中一半多的时间都是在南阳度过的,对南阳有着很深的感情,大女儿到南阳时才几个月,二女儿和小儿子都是在南阳出生长大的。

在吴知理和杨梅英的带动下,杨梅英的弟弟和妹妹也在几年前也来到南阳,分别在广场南街和张衡大道做着鸡蛋灌饼的生意,杨梅英的父母也来到南阳,“生意都不错。”杨梅英说,现在家人都来到了南阳,相互照应着,在这个城市创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被为难过,她感觉南阳就是她的家。

说到以后,吴知理和杨梅英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干,一家人在一起,幸福不就是这样嘛。”吴知理说,灌饼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干不动,不为挣钱,只是希望能为周边的人带来方便,带来美味的享受。


吴知理和杨梅英夫妻为顾客做鸡蛋灌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