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产业雁阵展翅高飞——我市深耕21个重点产业链成效显著
作者:  吕文杰

产业雁阵展翅高飞

——我市深耕21个重点产业链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陈琰炜 姜旭 陈琼 杨万里 范志钦 吕文杰 石张楠

产业链群发展既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也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正成为各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放眼南阳大地牧原集团、卧龙防爆、飞龙股份……一个个“链主企业”正发展壮大带动产业链强筋壮骨,不断拉长拉宽拉粗,成为支撑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兴工强市”“工业立市”的发展理念,精心筛选确定21个重点产业链,出台实施方案,落实产业链链长、产业联盟会长、行业协会秘书长“三长制”“一链一策”“一群一策”,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育链,力争到“十四五”末,21个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电驱(防爆)产业链:国家名片愈闪亮(小标题)

作为南阳传统优势产业,电驱(防爆)产业历经50余年发展,已成长为防爆领域科研能力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大型项目电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重点产业。正是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竞争中破圈出彩、大显身手,“南阳防爆”已经成为“国家防爆”的代名词。

目前,全市电驱(防爆)产业链现有企业200多家,其中,产业上游企业186家,中游企业45家,下游企业26家,产品涵盖240个系列、5400多个品种,主要应用于石油、煤矿、化工、冶金、电力、军工、核电等领域。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是中国主要防爆电机科研生产基地、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一路飞驰当先锋(小标题)

汽车制造,是衡量一个城市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近年来,我市以“星火燎原”之势,努力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出品牌。如今,淅减、飞龙、劲派、众德等一大批企业已成为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的排头兵全市汽车工业企业达13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

路上跑的汽车,每四辆,就有一辆用了南阳产的水泵;每两辆,就有一辆用了南阳产的排气歧管。这两类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58%,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还有,涡轮增压器壳体、减震器等产品也在国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1%、20%。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汽车减振器、汽车齿轮以及地铁、火车、高铁减振器等产品为主的上市企业

 

中医药产业链:医圣故里药飘香(小标题)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中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全市现有规范化中医药生产企业55家,中医药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中医药国家级科研机构2家,省级科研机构24家,市级科研机构40家。目前,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300亿元,其中仅艾草产业年产值11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产品涵盖200多个品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艾草种植基地和艾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浓缩丸生产基地和中原最大的口服液生产基地,生产中成药100多个产品、中药饮片50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40亿元。

 

输变电装备产业链:南阳制造扬美名(小标题)

郑渝高铁、三峡工程、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国家重点工程中,都有南阳输变电装备制造的身影。不仅如此,南阳输变电装备制造产品还漂洋过海,应用在了国外一些大型项目中。

市输变电装备产业链群现有企业32家,其中规上企业16家,从业人员3300人。产业链群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博士后研发基地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汇聚了一大批科研人才。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河南天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省装备制造创新引领型龙头企业公司产品被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电力集团及国家重点项目广泛采用。

 

肉食品加工产业链:原野牧歌响世界(小标题)

南阳是畜牧业大市,畜禽饲养量位居全省前列。肉食品加工产业链是市乡村振兴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拥有26家规上生产加工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南阳肉食品加工产业链涵盖生猪、肉牛、肉羊、肉(蛋)鸡、奶业。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肉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达到530万头、28万头、200万只、25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75万吨,各项指标均比上年同期稳步增加。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历经31年发展,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总资产2120亿元,业务遍布全国25省(区)108市223县(区)。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科技赋能大健康(小标题)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被誉为朝阳行业。我市以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聚链成群、裂变发展,赋能健康南阳建设

如今,该产业共拥有各级各类研发创新平台20余个,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持续向药企集聚,企业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态势愈加强劲,已成为河南首批1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普康恒旺生产的阿咖酚散,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民兴生物精研的蚕丝丝胶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全市36家生物技术和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高起点起跑,产品覆盖生物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和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动保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等领域。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南阳启泰制药有限公司,已打通研发、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数字光电产业链:追光逐电向未来(小标题)

数字光电技术,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历经50余年发展,我市依托中光学、森霸传感科技等龙头企业,在光学、光电、光能源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产业特色,数字光电产业呈现链条日趋完善、集群快速壮大、集聚效应凸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

目前,南阳已经成为国家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省光电产业基地,更是全国三大光学冷加工基地之一。全市拥有光电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光电企业40家,年销售收入230亿元左右,初步构建起以光学元组件、光电元器件等为基础,以投影机、车载镜头、安防监控等终端产品及系统集成服务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该产业链链主企业是中光学集团,为国有大型军民结合型上市企业,主营产品有投影机、光学镜头、光学引擎、光学元件、安防监控等。

 

超硬材料产业链:钻石之都熠生辉(小标题)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中国钻石看河南,河南钻石看方城”……在超硬材料行业,中南钻石在业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作为经历过“扭亏解困”阵痛的军工企业,中南钻石深耕行业20余年,突破多项重大关键技术,成为世界知名的高品质克拉级钻石规模化生产企业、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行业标准主要制定者之一,带动引领大批超硬材料企业入驻方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如今,我市超硬材料产品上下游企业达29家,年产值35亿元,从业人员5000余人,产品涵盖压力铰链梁,合金顶锤,金属触媒粉,人造金刚石、宝石级大颗粒钻石,金刚石砂轮、线锯,金刚石刀具、磨具等5大类1000余个品种,形成了“超硬设备机械-金属触媒粉-人造金刚石-金刚石刀具磨具”完整闭合的超硬材料产业链条。

 

纺织服装产业链:飞针走线绣华章(小标题)

南阳是河南省纺织工业大市,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雄厚。目前,全市纺织及服装企业达1974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及服装企业128家,年产纱56.78万吨、布36547.78万米、服装2501.30万件,2022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3.05亿元,实现税收3117.7万元。

“十四五”末,我市将力争实现纺织服装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成河南省重要的棉纺、高档服装面料生产和品牌加工基地。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链主企业是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家大型纺织骨干企业,全国520家和河南省50家重点支持企业之一,2006年11月上市,其主营产品涵盖纯棉及混纺纱线、纯棉和色织布、家用纺织品等100多个品种。

 

农牧装备产业链:集群发展势如虹(小标题)

南阳作为“三农”大市、畜牧业大市,正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农牧装备生产制造基地。

近年来,我市立足南阳农牧装备产业基础优势和发展态势,依托牧原集团作为国内外生猪养殖领军龙头企业的优势,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有力推动产业聚链成群。目前全市共有农牧装备产业链企业54家,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7家,主要产品涵盖智慧化养猪设备、智能巡检机器、畜牧净化设备以及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全市农牧装备产业链企业形成了以寅兴农牧、南商农科、牧原智能科技、亚澳农机等为龙头,以恒辉农牧、和信农牧、大华机械为重点的产业链条。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是河南寅兴牧业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可分建筑钢品、涂镀钢板流通服务、冷轧钢板生产三大板块。

 

碱化工产业链:低碳转型绘底色(小标题)

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天然碱储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碱化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直是南阳传统优势产业。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碱都”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为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低碳转型,努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碱化工大企业、好项目落地南阳,构建了配套完善的碱化工产业体系。目前,全市纯碱年产能180万吨,小苏打年产能130万吨。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是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天然碱勘探开发、生产与销售的大型股份制企业,2014年8月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上市,主营产品是纯碱、小苏打以及相关日用产品。

 

轴承产业链:串珠成链提能级(小标题)

小到一部发动机,大到一台盾构机,轴承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件。部件虽小,但作用很大,是机械作业不可缺失的零件。

近年来,围绕小小的轴承做文章,方城县成为轴承产业主要聚集区,逐渐形成了“轴承钢管——轴承套圈——滚动体——成品轴承”的轴承制造闭合产业链,产品主要集中在上游零部件领域以及中游轴承制造领域,实现了轴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以勤大钢管和瀚瑞特轴承为龙头的轴承产业集群拔节生长、快速发展,方城县产业集聚区入驻轴承及相关联企业65家,其中轴承制造重点企业28家,规上企业17家,年销售收入25亿元。

该产业链的链长企业为河南瀚瑞特轴承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轴承制造企业。

 

传感器产业链:锻造科技新硬核(小标题)

被誉为“万物互联之眼”的传感器,是一切数据采集的入口及智能感知外界的前端。

我市传感器产业发展处于起步期,近年来,围绕产业链协同升级和产业生态完善,我市有效搭建核心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补齐技术短板,推动形成了智能传感器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系统集成和重点应用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目前,全市共有传感器规上企业2家,产品类型集中在热释电红外、光敏电阻、防爆仪表等领域。其中,光敏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0%和38%,稳居全国第一。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是国内少数掌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核心材料生产配方与工艺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

 

特钢产业链:百炼成钢铸匠心(小标题)

“小蛮腰”广州塔、港珠澳大桥、迪拜塔……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都曾使用我市生产的特钢产品。

特钢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拥有国内最大的冶金保护材料生产基地、省级冶金保护材料出口基地和全国特厚钢产业基地。

目前,我市形成了完整的特钢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300余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8 家,超10 亿元企业2 家,超百亿元企业2 家。承担国家火炬计划的产业链企业达3家,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实验室的企业达3家,参与修订国家标准3项,主持修订行业标准14项。

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已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成为横跨特殊钢铁、煤清洁高效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冶金材等多个行业的现代企业集团。

 

印刷包装新材料产业链:国货之光树品牌(小标题)

我市印刷包装行业起步较早,乐凯华光等诸多企业扎根南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我国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我市印刷包装新材料产业以氧化硅高阻隔膜为核心,以基础薄膜、高阻隔膜、软包装、智能包装为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10家,其中链主企业2家,配套企业3家。

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华福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乐凯华光是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综合实力全国第一,其胶印版材被工信部评为全国胶印版材制造行业“单项冠军”,多项技术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华福科技连续4年入选“中国印刷包装百强企业”,是河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粮油加工产业链:南阳味道飘四海(小标题)

南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主产区,素有“中州粮仓”美誉。

近年来,我市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粮油加工产业链布局,提升农业强市“含金量”。 目前,我市现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79 家。有6家企业的9个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数和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位。形成了以各类面粉、大米、食用植物油等成品粮油加工,挂面、黄酒、白酒、醋酱酿造等粮油主副食加工,商品淀粉、酒精等粮油深加工为支撑的粮食产业体系。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想念食品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绿色冶铸产业链:提质增效添活力(小标题)

绿色冶铸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市强力推进绿色汽配铸锻、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 产业链相关企业10家,其中龙头企业1家。

投资35亿元的云阳绿色冶铸一体化项目正在火热建设,2024年建成后将实现铸造产能10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的“双百”目标,年创利税可达10亿元,直接安排就业5000余人。南召县、内乡县分别重点打造了南召县云阳铸造产业园区和内乡县开发区,辖区内天瑞集团云阳铸造有限公司、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已经具备高端市场竞争实力。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天瑞集团云阳铸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铁冶炼、铸造、铁精粉购销、机械设备制造、机械零部件制造等,已形成20万吨/年的铸钢件生产能力,是国内铸造行业工艺装备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之一。

 

碳酸钙微粉产业链:点石成金产业兴(小标题)

碳酸钙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是重要的工业填料、颜料和化工产品。我市围绕碳酸钙粉产业,全力打造新型建材链式产业集群,一块块石头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新加坡立邦公司、福建三棵树公司、北京东方雨虹等一大批绿色环保建材企业纷纷落户,形成了集“矿山开采—粉体加工和建材、管材、涂料”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目前,200余家企业集聚发展,年产值60多亿元,碳酸钙产业链从单一的粉体加工逐步向人造岗石、塑胶改性、功能母粒、油漆涂料、塑料型材、CPVC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河南鑫泰钙业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碳酸钙行业龙头企业,经营重质碳酸钙、超细活性碳酸钙、纳米碳酸钙、钙基钛白粉、环保型水性涂料等系列产品100余种,多种产品填补我省空白。

 

食用菌产业链:香菇撬动大产业(小标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不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规模,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香菇产业链,探索出食用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西峡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完善食用菌产业链条,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全国最大的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同时,建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371家以上,加工企业300多家以上,其中出口企业142家,规模以上企业56家以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出口连续7年全国第一,连续8年全省第一,成为河南”卖全球”的知名品牌。

链主企业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香菇酱和新一代鲜辣酱的品类开创者,连续十一年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5G产业链:做大做强新基建(小标题)

5G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头羊”。我市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全力以赴拉长5G智能终端产业链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品牌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产品的配件很多都出自“南阳智造”。近年来,我市以河南镀邦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利达光电有限公司等7家5G智能终端配套重点企业为引领,深入拓展“5G+智能制造”“5G+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推动教育、文化旅游、交通等领域的5G应用场景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5G 基站7115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 网络覆盖,拥有5G重点企业11家、5G 应用企业4家,全市5G产业规模30亿。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河南镀邦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大型镀膜机、丝印机、精雕机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主营NCVM炫彩镀膜技术、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技术等。

 

玉文化产业链:美玉琢出大气象(小标题)

南阳玉文化源远流长,独山玉享誉全国。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玉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玉+”战略,紧盯人才培养,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南阳的玉雕产业文化品牌愈加闪亮。

 人物、山水、花鸟,一件件玉雕产品独具匠心,令人赞不绝口。我市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专业市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市从事玉雕加工行政村100多个,玉雕专业户近1.5 万户,大型玉雕专业市场 10 个,玉雕加工群体占全国加工群体的 70%。同时,连续成功举办17届玉雕文化节,促进文化与产业的协调发展,擦亮了“中华玉都”的金字招牌。

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镇平县中安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工销售和田玉、独山玉、玛瑙、白玉等100多个玉种,产品涵盖摆件类、饰品类、保健类3大系列10大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