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奋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综述
作者:  姜旭

优化“软环境”  提升“硬实力”

——我市奋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综述

本报记者 姜旭

 

不动产登记实现115项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达到全国最优;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开办+N项服务”,开办企业总时间压缩至4个小时以内;在4月份全国261个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南阳跃至全国第三、全省第一……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滚石上山的毅力,对标一流、自我加压,奋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成为过去两年全省营商环境改善最大、进步最快的地市。

 

“低成本南阳”金名片愈擦愈亮(小标题)

“真没想到,我们仅凭着一份电子营业执照,就在平台上完成了招标采购全部工作,全交易活动实现了‘免注册、无介质、零成本’,必须为南阳点个赞!”河南翰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南阳政务服务竖起大拇指。

“从117日成功拍地,到36日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办齐,仅用一个半月时间,跑出了政务服务加速度。”上海宝冶集团豫资海元项目部总经理郭玉桥发出由衷赞叹。

我市聚焦群众企业“好办、易办、快办”的办事需求,多措并举推动行政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大大降低市场主体在南阳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

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及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梳理104个主题集成式服务事项,提供套餐服务,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将中介服务、技术审查、专家评审等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全流程规范管理,将房屋建筑类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通过分阶段并联审批的方式,压缩全流程审批时间,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环节,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生产,投产即准营”。

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打通数据壁垒,促进数据共享,全面推广网上中介超市、信易贷、兴企网、宛快办等平台。充分运用好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平台,实现营商环境指标无感化动态监测,加快营商环境智慧化建设。

探索“跨省通办”,破解“多地跑”“折返跑”难题。20229月和20235月,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分别与湖北省襄阳市、荆州市相互实现十项常规高频业务“跨省通办”,1个工作日办结。

在河南省4月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中,南阳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打造“低成本南阳”的先进经验位列其中。

 

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小标题)

丽都庄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位于淅川县西簧乡209国道旁,门前是一个大弯道,平时车流量很大,但没有路灯,晚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南阳市民政局包联干部得知情况,立即与淅川县相关部门联系。10天后,14盏路灯安装完毕,消除了安全隐患。

“无事不扰、有事立办!”从20216月开始,我市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在河南省率先实现企业包联全覆盖,通过包联干部一对一服务、常态化联络,聚焦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现场帮助解决问题,打通了政府与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每月16日是南阳市“企业服务日”和“亲清政商日”,全市各级包联干部深入走访企业,传达中央、省、市精神,排查解决企业问题困难,结合经济发展阶段性中心任务,开展调查研究,征求企业意见建议,打造政企沟通的“直通车”和“连心桥”。

每月17日是南阳市“企业问题研讨解决日”,市县乡三级联动,落实问题收集、研判解决、提级办理、督办反馈闭环机制,推动涉企问题高效解决、动态清零。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编印《南阳市“万人助万企”活动便企服务手册》,收录22个部门150个大类惠企政策、服务事项等,明确联系人,公布电话。25个市直单位举办29场惠企政策培训,线上线下培训包联干部及关联企业人员86万人次。

开展“服务面对面 助企月月行”活动。聚焦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及资金、用工等方面的困难,为企业打包提供数字化建设、融资贷款等17大类263项服务。组织助企“大篷车”巡回开展政策宣讲,上门“问诊”。

“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企业是营商环境的“阅卷人”(小标题)

“多亏你们帮忙,压在我心头的巨石终于落了地,目前1.23亿元资金已拨付施工方,给工人留存的800万元工资保证金也转入银行监管账户,工程进展十分顺利……”日前,河南华福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森向内乡县纪委监察专员讲述项目进展情况。

为扫除优化营商环境的障碍,市委巡察办成立专项巡察组,问企业所需、帮企业解困,以高标准巡察推动高标准落实。

我市建立营商环境月度问题汇集及分析机制。每月通过政府端问题汇集、企业端问题汇集、网络舆情汇集,分析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建立营商环境反思会制度,从思想、作风、能力、制度等层面提出针对性解决举措。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场主体“评市直单位、评重点科室、评基层站所”活动方案》,坚持政务服务效能和营商环境月讲评机制,设立“骏马奖”“蜗牛奖”,树立争先创优的鲜明导向,全面提高各级各部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市建立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首批选聘56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开展“走流程、亲自办”等各类活动,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社会监督作用。制定《南阳市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工作方案》,一期招募营商环境体验官99名,采取多形式随机开展线上、线下体验,督促各部门持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南阳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在南阳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如今的南阳,正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福地”、发展的“高地”。

今年前三季度,南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6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增速稳居全省第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0.9万户,总量达104.5万户,全市新入库“四上”企业602个、同比增加84个、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