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申东 通讯员冯石
深入园区走访企业、察看车间,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厘清项目清单、助企招工,落实一项项惠企政策;机械轰鸣、开足马力、全员上岗忙生产……11月20日,虽已将至小雪,但走进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
今年以来,淅川县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发展为本”理念,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的重要抓手,强力实施汽车零部件、现代中药、新型建材、新材料四大“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该县建立健全项目例会、现场办公、观摩评比等制度,加大力度,强化调度,助推重点项目建设。成立8个重点工作专班,每周至少召开一次项目周例会,通报进展,研判问题。县处级领导到项目一线“面对面”抓落实,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坚持实行周推进、月通报、季观摩,定期组织实地观摩点评,逐项目看变化、看进度、看成效,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产。
“该项目引入投资3.5亿,占地47亩,建成后年产值1.5亿,利税1000万以上!”在上集镇南阳清爽铝业有限公司废旧汽车及电子电器产品无害化再生利用项目建设现场,镇党委书记赵辉欣喜地介绍。
项目频频落地淅川,离不开政府“拼抢”发展机遇的势态。近年来,淅川县充分利用对口协作、产业、资源、在外人才“四大优势”,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积极开展“双月”招商大比拼,除了常规招商主体责任单位外,县处级领导全方位参与所分包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县四大办”、纪检、宣传等常委部门强势加入招商服务一线,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县处级领导带头干、各主要单位齐上阵的招商引资体系。同时,聚焦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经济招商,不断强链补链扩链延链,以“链式”路径擘画产业发展图谱,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实现产业集群集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增效。
“30多天就完工了110千伏的变电站,淅川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企业吃了‘定心丸’。”在淅川县平煤三责精瓷有限公司三期项目工地,负责人丁高领说,得益于政府的贴心服务,曾因“无电可用”的三期项目有望提前达产,预计实现总产能3000吨,销售收入10亿元。
淅川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重抓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用心用情呵护企业发展。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县长担任第一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了涵盖89个县直单位,17个乡镇(街道)的工作体系。所有项目实行专班推进,包开工保建设、包进度保投资、包安全保稳定、包竣工保达产、包效益保税收。将“万人助万企”行动专项考核办法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体系,7个督导组每月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全覆盖督导考核,确保工作全面推进。2023年,淅川县3541名包联干部包联7979家企业(项目),实现了股级以上干部全动员,一二三产业全包联。
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淅川县实现生产总值216.09亿元,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7%;在市级平台集中签约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制造项目、云钻珠宝培育钻石建设等项目64个,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工作综合排名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淅川: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