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牛王村:正是药材丰收时
作者:  张玲


本报记者 张玲 通讯员 王玉贵 白洁 邹吉硕

药黄花白满山坡正是药材丰收时。1115日,在西峡县阳城镇牛王村千亩中药材基地,村民们忙着收获、分拣、晾晒中药材,装满中药材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乡村丰收图景映入眼帘。

近年来,阳城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牛王村的中药材基地辐射周边8个村1600户群众,每年总收入47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带动3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这里之前是养鸡场,对周边环境时有影响,群众时有抱怨。”阳城镇牛王村相关负责人李运华告诉记者,2013年,牛王村大兴养殖业,陆陆续续建成了17家养鸡场,共养殖20多万只鸡仔,虽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鸡粪处理却成了难题。2021年,阳城镇政府先后投资260万元对养鸡场进行拆除复垦,种植中药材,实施产业富民的同时厚植生态底色。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千亩中药材基地,种植白芍15万株,防风5万株,酸枣树5000株。

为解决中药材销路难题,阳城镇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企业提供种子和肥料,村集体则统一种植和收获,采用订单式销售,实现公司、村集体和群众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本着让农户零风险且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阳城镇号召农民以土地入股,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我们现在在家门口打工,从开始种药到收购,一天挣100多元钱,离家也近,屋里也照顾了,两全其美。”牛王村村民李建涛笑着说。

“我们村现在环境好了,产业也有了,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李运华对中药材产业发展信心十足,他说,防风再增加200亩,同时药品加工厂今年年底就能竣工投产,到时候晾晒、分拣甚至切片就方便多了。

 

中药材喜获丰收

微信图片_20231116145010.png收获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