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明禄 文/图
李宝玉专心读报
调色起笔、勾皴点染,转瞬之间,一朵寒风中摇曳的月季花便跃然纸上。11月16日,在南阳市城区蒲电怡园村小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写生。他就是年逾七旬的李宝玉,因为热爱,几十年笔耕不辍,在艺术的道路上逐梦前行。
退休后,李宝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书画创作和传承书画精粹中。他经常到各地采风,深入生活,汲取灵感;组建墨语书画院,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无偿走上讲台,传授书画艺术。
李宝玉在户外写生
爱上了书画艺术,人生变得瑰丽多彩
缘分是一种令人难以用色彩和文字描摹的美丽故事,也是一段一定会出现且无法阻挡的人生记忆。因为儿时的热爱,让李宝玉结缘书画艺术,从而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也让他的人生变得瑰丽多彩。
李宝玉,1953年出生于南阳,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南阳文化促进会特聘艺术顾问。从小酷爱画画,看到好看的图案就照着画下来,一本小人书,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临摹;春节时,别的小朋友是一家一家跑着拾炮,他是一家一家跑着看年画,画年画。“有一年春节,邻居家新贴的门神张飞、关羽画像非常传神,我就仔细揣摩,认真临摹,竟忘记了时间,后来还是前来寻找的妈妈把我喊回去的。”李宝玉笑着说,“我对画画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一看到好的图画,就忍不住想把它画下来。”除了画画,写毛笔字也是李宝玉的一大爱好,上学时书法课和美术课一直都是他的最爱。“那时候,老师和同学都经常夸我画画得好、字写得好,班级、学校的板报几乎由我一个人承包了。”
1968年2月,李宝玉在当时的南阳县潦河初中上学。接兵的军官看到他的画画得好,就特招他到部队当文艺兵。在部队,不论训练多么辛苦,只要有时间,他就坐下来写写画画。部队的板报、宣传栏成了他施展才华的阵地,他创作的反映军营生活的作品,经常在军区《战斗报》上发表,还多次在军区板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1974年,他被推荐到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经过两年系统学习,李宝玉在具备较完备的造型与色彩经验后,试图打破已有的惯性,绘画语言逐渐倾向于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更多地将自我意识参与到绘画过程之中,有了自己的方向。毕业不久,他在一次采风活动中,看到一位解放军战士一手拿半导体喇叭,一手拿《人民日报》,正站在稻田旁,向休息的农民宣传毛泽东思想,就创作了国画作品《春风》。这幅画参加武汉军区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获得一等奖。
1987年,李宝玉转业回到南阳后,对书画艺术仍然痴心不改,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并多次在书画大赛中获奖。
李宝玉在户外写生
退休后再入美院,艺术造诣突飞猛进
“2004年2月我退休了,3月就再次走进教室,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李宝玉说,在这里,他完全沉浸在艺术的海洋,每天的生活就是艺术理论、山水花鸟、书法、艺术评论等,还经常跟随老师到全国各地写生。“有一次在西双版纳丛林里写生,为了画好一幅热带芭蕉,我跪在地上、在8尺见方的宣纸上一画就是四五个小时。”
“中国画从不是被动的描绘生活自然,而是注入了画家的思想感情,构筑了画家的精神境界。”李宝玉说,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两年,让他的绘画造诣突飞猛进,极大提高了美术素养,开阔了艺术视野,也让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以前不能企及的高度。这些年,他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
“月季是花中皇后,你眼中的月季花,和我眼中的月季花有很大的不同。幸福人看的是她外貌的华丽,在我眼里,她的富贵是历经沧桑的。一年四季,不管是春风里,还是北风中,她都能傲然盛开。”李宝玉打开他创作的月季作品,只见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在他的笔下各具情态:栩栩如生的、风采迷人的、诗情画意的……
南阳是“三分天下”策源地、“三顾茅庐”发生地和三国文化的源头。在南阳,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李宝玉深入分析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探究他们的性格特征,缜密构思人物的动态和面部表情。智慧的、狡诈的、憨厚的、忠诚的、豁达的、狭隘的....一个个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在李宝玉的笔下活灵活现。品读李宝玉这些极富感染力的画作,感受到的是艺术的造型美,更激发人们对厚重南阳的热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退休近20年,李宝玉把对生活的爱融入到书画作品中,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和国外展览,大量作品获奖并被收入书画名家作品集。2019年10月,李宝玉应邀参加中德传统文化艺术交流节,在马格德堡市政府艺术空间举办了中国画写意小品展览,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吸引了众多德国书画爱好者参观,还被当地主流媒体详细报道。
书画作品传爱心 退休生活有滋有味
“分享是一种乐趣,书画家一定要做好人、做善事,才能创作出彰显时代精神、为国为民的好作品。”作为一名书画家,李宝玉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退役军人的本色,被评为南阳市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慈善活动,被南阳市慈善总会授予“爱心书画家”荣誉称号;热心公益事业,用书画作品传递社会正能量;连续参加14届南阳晚报书画名家义写春联活动,每年春节前夕都要给困难家庭、高龄老人送去爱心和祝福。
退休后,李宝玉组建墨语书画院,给书画家们提供切磋技艺的平台;走上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的讲台,义务为艺术系学生授课;担任南阳文化促进会等单位的艺术顾问,为弘扬书画精粹尽心尽力;历时120天,无偿为长篇电视小说《焦裕禄》创作了200多幅别具特色的国画写意插图,成为这部长篇电视小说的亮点。他不辞劳苦,经常到乡村学校教孩子们写字、画画,仅今年就先后到社旗县桥头镇第二小学、宛城区溧河街道郭店小学、卧龙区谢庄镇掘地坪中心小学等30多所中小学,手把手教孩子们写字、画画,现场挥毫泼墨,展示我国传统文化魅力。
“投身公益让我的日子过得充实又快乐;在冬日暖阳下,写写字、画会儿画,再看看书、读读报,让我在喧闹的市井中留住了内心的平静!”结束采访时,李宝玉笑着说,60多年的坚持,他把爱好培养成了事业;学无止境,他要活到老学到老,把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