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百名记者走基层)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文化文艺服务队进校园——山村小学欢歌起
作者:  张玲


本报记者 王好学  张玲  /

动感的腰鼓声响走来,欢快的舞步走起来,快乐的笑声飞扬起来……

1112日上午,南召县四棵树乡三岔口小学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文化文艺服务队来到这里,给师生传授书法、绘画和腰鼓,感受到了这里节日般的热情。

操场上,志愿者协会爱心艺术团舞蹈队的王文华、王世敏两位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学习腰鼓,她们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孩子们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音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初学腰鼓,孩子们队形虽然凌乱,节奏不太准确,但一举一动倒也有板有眼。两位老师耐心地为孩子们指导,纠正动作,一会就汗流浃背。王文华说,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她浑身都是劲。

教室里,书画家康大涛从“永字八法”开始,为孩子们讲授书法入门知识。第一次接触到毛笔、宣纸的学生们眼中充满了期待,他们小心翼翼地握着毛笔,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的画圈、描字。有几位学生写的字虽稚嫩却也端正,让康大涛称赞有加。随后,康大涛现场创作了《寒香》《硕果》等几幅国画作品,让师生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孩子们相互比较学习,在欢乐中认识书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心灵播下了文艺的种子。

三岔口小学是一个山村小学,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对文艺的渴望让几个志愿者深受触动。康大涛说,“今天种下一颗种子,来日可能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希望更多的文节工作者能经常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艺术、投身艺术。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经典艺术,市社区志愿者协会选派优秀的文艺志愿者定期开展进校园活动,把书法、国画、笛子、武术、篮球、舞蹈以及“五防安全”知识、心理疏导等课程送给学生,用艺术温暖心灵,为孩子们放飞梦想插上艺术翅膀,传递追梦、圆梦的精神力量。

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李相岑表示,协会积极响应农村振兴号召,把志愿服务向乡村拓宽延伸,在村级建立志愿服务站,形成倡导移风易俗,互帮互学,争当公益人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协会的爱心艺术团组织文化文艺下乡,到乡村、到学校、到敬老院,教、帮、带,为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

欢快的腰鼓敲起来

书法老师走进乡村课堂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基本功

快乐的大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