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关注
青年创新创业闯出现代农业新路子
本报讯(记者王好学)近日,第二届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发布《科技赋能乡村发展 2023青年创新创业报告》,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入选,成为青年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该报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编纂。
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项目位于内乡县灌涨镇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是内乡县和牧原集团促进粮食生产降本增效的高科技示范项目。
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模式,重点探索使用了水肥还田技术,即把生猪生产过程中的沼液进行环保处理、厌氧发酵后浇施庄稼,减少化肥使用量。并通过改造灌溉系统、智能化监测设施等,为种养插上数字化翅膀,将项目区打造成吨粮田。生产的粮食既可送到工厂深加工,又可制成配方饲料养猪,从而实现“养殖—水肥—绿色农业”一体化种养循环,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数字化、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项目由牧原集团的一支“90后”大学生团队负责。凭借数字化、机械化、智能化的支撑,这个青年团队致力于实现减水、减肥、减药、减碳、减人工、减物流和增地、增产、增效的“六减”“三增”目标。
在2022-2023年小麦季,该团队种植小麦亩均产量从2021年的365公斤增长到2023年的445公斤,比当地其他区域高出15%。而且,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减水30%、减肥50%。
目前,牧原“数字化种养循环”项目种植总面积达3.6万亩。团队计划实现小麦玉米两茬连作、亩均增产50%,2至3年内种植面积达6.7万亩的规划。“科技助农,前景光明。希望能深入挖掘数字化种养循环模式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探索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吴祖坤自豪地说。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