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副中心 代表在行动”之12
作者:  王好学

“建强副中心  代表在行动”之12

“新农人”逐梦沃野助振兴

本报记者王好学 通讯员赵兰奇

“你愿走来你就走,我决心在农村干它一百年......”豫剧《朝阳沟》栓保劝银环的唱段,是省人大代表张清军的心愿,也是他的坚守。

张清军是社旗县太和镇宋庄村,高中毕业后在县城搞过室内装修、家电经营。后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在农村种庄稼的人少了。张清军却选择“逆行”,从城里返乡当上“新农人”。

在城市闯荡过的张清军明白,现在的农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脸朝黄土背朝天”那样埋头干了。2008年,张清军投资110万元成立了社旗县兴太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械化农业,先后流转了300多亩地,并于2012年承担起社旗县的保护性耕地耕作项目2019年,张清军又成立了社旗县鑫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大型拖拉机12台、植保机2台,中型起垄机4台,进口先进机械3台,已流转土地5000多亩,其中4000亩以蔬菜种植为主,生产旺季可吸纳近千人进公司务工挣钱。

一时间,张清军成了宛东有名的“农机能人”“农村诸葛”。张清军和合作社先后获得“全市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进单位”“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农民”“南阳市60强农机合作社”“全省示范农机合作社”“全国示范农机合作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户”等20多项荣誉

“玩机械我不怕脏,种庄稼我不怕累,搞农业我不怕苦,传播农业科技我不怕麻烦。”张清军。作为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的张清军,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好“土地”这篇大文章,用什么方法让群众增收。

在今年秋播中公司的意大利马斯奇奥精播机派上大用场。张清军与农户签订“全过程”托管服务合——从接茬机耕、化肥施用、种子选定、农药喷洒和种植模式,全程由公司统一管理借着田间地头、农业课堂、空中夜校、微信抖音等形式,向广大农户免费培训机械化种植专业知识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效益。

今年5月,邻村村民刘玉珍购买一台新型拖拉机,不仅耕出的地块曲曲弯弯,而且把机械手累得浑身酸疼刘玉珍给张清军打电话说:“军哥呀,犁子总是调不住,不是深就是浅,犁出来的地就像猪拱的一样,是不是犁子不中啊?”“不是犁子不中,是机械手经验不足,缺少对新型机械的了解和掌控,我去帮你调调吧......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张清军努力为农业发展尽到了一个人大代表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使命,用他的话说:“服务群众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福分。一周一个电话了解问题,一周一次考察验证问题,一事一个回复解决问题,是我应尽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