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报同发)南阳大文化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深耕文化沃土 赋彩时代画卷
作者:  李萍

南阳大文化研究院成立十周年——

深耕文化沃土 赋彩时代画卷


全媒体记者 李萍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是发展的标尺,亦是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奋进不止的脚步。11月4日,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十年年会暨新书发布会在月季宾馆举行,以最新成果——《南阳文明探源与文化研究》为“十年答卷”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天龙,市政协副主席李德成,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周明军,南阳市委宣传部、南阳市政府办相关领导,南阳文化社科新闻界及院校相关专家学者等出席会议。

    自2013年成立至今,南阳大文化研究院走过整整十个年头。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南阳大文化研究院于本土历史文化长河中披沙拣金,完成了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三大课题和30多个文化专项课题,让深厚文化底蕴绽放时代芳华,为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十年一剑 交出亮眼成绩单

    风雅南阳,人文渊薮,历史的悠久让文化的积淀在这片沃土上分外丰饶。如何从南阳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中寻求智慧并汲取滋养,让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源动力?2013年,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努力成为南阳凝聚文化发展力量、提升文化研究水平的智囊和人才储备库”的目标和定位,特邀著名作家周大新、柳建伟、梁鸿,社科专家陶克、刘道兴等担任顾问或特邀委员,并汇聚了本土文化精英,分工承担研究课题。

    细梳历史脉络,盘点丰厚遗存,十年来,南阳大文化研究院集智聚力,积极发挥本土专家学者及外聘专家、文化大家们的作用,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及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挖掘、梳理和研究南阳重要的大文化,力求以史为鉴有益当下,以完成三大课题和30多个文化专项课题的丰硕成果,为成立十年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我们完成了《南阳历史地位研究》《南阳名人研究》和《南阳文明探源与文化研究》三大课题。”著名作家、南阳大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天岑介绍说,《南阳历史地位研究》一书从华夏文明起始,科学梳理分析总结了南阳在历朝历代中的历史地位和核心事件、历史人物,阐述论证了南阳对历史的影响和文明进程的推动,为南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增添了新的光芒。《南阳名人研究》共五卷,对南阳名人作了人才库式搜集,对他们的成材道路和成因作了科学分析和归纳总结,极富启示教育意义。《南阳文明探源与文化研究》一书对南阳文化的成因在文明探源上作了论证,对南阳文化的个性特质及影响意义作了独到的阐述和解析。三大课题论证有力、史料翔实、观点新颖、与时代结合紧密,出版后深受各界好评。

    研究重大课题同时,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发挥市委政府智库作用,对大美南阳建设、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确立,经济发展对比考察、文化强市建设等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推出了《让旅游“龙头”舞起来》《关于提升南阳中心城区“两度两力”的若干思考》《实现南阳追赶与超越的路径和对策》《以文化复兴引领南阳盛世复兴》等30多个接地气、可借鉴、能操作、有功效的实用性课题。其中,《在建设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彰显历史文化作用的建议》的课题,市委书记朱是西、市长王智慧分别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系统落实方案并抓好落实。

    十年磨一剑,在不懈努力中,南阳大文化研究院成了研究南阳文化的高地。

    各方点赞 以文资政勇担当

    “以史为鉴,有益当下,以文化人,以文资政”——十年来,南阳大文化研究院一直秉持初心,结出了累累成果,也赢得了上下一片赞誉。

    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原中共南阳地委书记李金明为本次年会发来贺信。贺信中说,南阳大文化研究院秉承植根于南阳地方文化挖掘研究、弘扬南阳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南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信念,编纂形成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课题成果,有力提升了南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研究院立足南阳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撰写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文章,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了参考,充分发挥了以文化人、以文资政的独特作用。希望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再接再厉,进一步围绕中心大局工作集智聚力,形成更多历史与现实贯通、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研究成果,为南阳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城市升级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中共中央政研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也发来贺电。他说,十年来,大文化研究院做了很好的文化研究和课题研究,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南阳的文化宣传、文明进步、美誉度推广作出了贡献,“祝愿研究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更新的境界和高度,放眼国内外,研究出更深更多的成果,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和文化南阳宣传作出新贡献!”

    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十年年会暨新书发布会现场,与会者纷纷发言,对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十年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周大新表示,十年来,南阳大文化研究院扎扎实实做研究,实实在在为南阳文化建设服务,可贺可敬可佩。希望研究院下一步选准新的研究方向,开展新的研究课题,争取一两年就有新的研究成果出来。建议以文化建设智思季报形式,围绕南阳文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出点子、想法子,使研究院智库作用更为凸显。

    周天龙对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十年丰硕成果丰硕表示祝贺,同时建议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在“唐”姓等姓氏起源、刘秀籍贯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为助力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李德成说,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十年来围绕南阳文化发掘、整理、弘扬、传承作出了极大贡献。希望研究院今后进一步发挥智库作用,进一步普及南阳文化知识使之更广为人知。

周明军表示,十年来,南阳大文化研究院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历史文化的探索紧紧与市委政府大目标相结合,在文资政方面卓有成效,作出了很大贡献。

    南阳著名文化学者张兼维说,十年来,南阳大文化研究院一直立足其名字做文章:“南阳”是其立德的根本主题,“文化”是其立功的目标方向;“研究”是其立言的基本手段。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已成为南阳文化坚定不移的挖掘者和践行者、南阳文化当之无愧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创办的《文化南阳》杂志,为南阳挖掘文化之根,充分体现出其文化水平、文化高度、文化担当与文化情怀。

    集智聚力 贡献文化新力量

    如何进一步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赋彩时代画卷、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已有了进一步的思索与方向。“ ‘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为我们进行大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进一步集智聚力,贡献文化新力量。”李天岑说。

    李天岑表示,今后,在“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主题下,南阳大文化研究院一是将继续坚持以大文化研究为主,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南阳优秀历史文化,选好课题,以文塑城,以文化心,提振全市人民建设副中心城市的精神;二是以“文明在宛”为大文化研究抓手,深入进行楚汉文化研究、三国文化研究,中医药文化研究,以黄山遗址博物院、南阳玉文化、南水北调精神和保护渠首生态水文化为大选题,理清文化根脉,找出宣传优势,打造文化高地,推出文化品牌,服务推动南阳文旅产业发展;三是围绕南阳经济文化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点子,提建议,找依据,出课题,为政府和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四是做好南阳大文化宣传,让南阳文化成为一种力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软实力,成为振奋人心的号角。 “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文化承载着光荣的使命。南阳大文化研究院将以更饱满的激情和热爱,投身文化研究和文化事业中,让文化为历史抒写华章,为南阳助力添彩!”

111.jpg

2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