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记者走基层)内乡县:中医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石张楠

内乡县:中医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石张楠
      11月5日,走进内乡县湍东镇庙岗村南阳菊香坊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十名工人有序将药包进行分装,放入箱子,整个过程十分流畅。这是内乡县湍东镇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
      当天上午9点多,庙岗村村民周美玲赶到厂子里,挑拣艾草,分装药包,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她说,在厂里上班时间很自由,计件算工钱,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补贴了家用。像周美玲这样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有近百人。
     为了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2020年,庙岗村引进了南阳菊香坊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种植、收购、加工艾产品。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示范种植100多亩艾草,带动农户种植艾草,吸引富余劳动力在基地、车间务工增加收入。
     该公司经理张飞说,一斤鲜艾叶1元,干艾叶每斤3—4元,一亩艾草每年可收割3到4茬,效益在4000元左右。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这几天公司接到了30万袋的订单,大家齐心协力赶任务,争取早日完成。
      近年来,湍东镇大力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投资10余万元在全镇26个村建立中医药文化展示墙、文化广场角,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在全镇营造知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浓厚氛围。同时借助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夜市,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提升增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该镇以打造中医药特色乡镇为契机,成立了中医药特色乡镇建设领导小组,立足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效益。依据药食同源、休闲养生,大力扶持黄酒、蜂蜜、葛根、艾草、金丝皇菊、金银花、玄参、蒲公英等产业的发展,先后建设了黄酒文化产业园、蜜蜂谷、葛根种植基地、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培训基地、花园村康养示范基地等,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组织开展生产经营,实现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CMP_20231105124337105.jpg

南阳菊香坊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分装药包。

通讯员 郭克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