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西峡县米坪镇: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作者:  张玲


本报记者 张玲 通讯员 王玉贵 曹波

111早饭后,西峡县米坪镇子母村监测户胡大记搀扶着行动不便的妻子杜玉平走出屋门,来到院门口的场地上。在明媚的阳光下,杜玉平一边晒太阳,一边力所能及的修剪昨天已摘回的香菇的菇脚,胡大记则立马走进菇棚,开始了新一天的鲜香菇采摘。

胡大记全家四口人,两个双胞胎女儿正在上学,杜玉平2020年患病。孩子上学需要开开支,妻子治病也需要开支。2022年,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开展以来,子母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他家的实际情况,把他家纳入监测户。“党和政府的帮助,俺们一家记在心里,我要快速致富,不给政府添负担。”胡大记常常自我激励。

2022他种植香菇两万多袋,由于管理科学,眼下香菇长势喜人,密密实实的香菇长满了菇棒,一个人采摘忙不过来,胡大记就请来邻居和亲戚帮忙,收获的喜悦伴随着勤劳的汗水,胡大记奔走在菇棚和小院内。胡大记粗略估算,今年香菇收入5万元不成问题。

在子母村,像胡大记一样,全村监测户还有825人。“坚决严格对标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要求,因户制宜,引导他们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增收致富。”村支书白洪伟说。

今年6月,由于帮扶措施得力,家庭收入超过12000元,顺利消除风险,但胡大纪增收致富的干劲仍旧十足。

米坪镇是“香菇生产大镇”,交易繁忙的该镇河西鲜香菇交易市场,每天清晨,全镇的香菇种植户纷纷满载着鲜香菇从各村奔涌而来,外地和本地收购商的保鲜车在河堤边的滨河路上排起了长长的车队。看菇、议价、称重、成交、结算、卸车、装车等七道程序进行完毕,现金就分别装入了菇农们各自的腰包或手机转账入了微信。

“今天卖香菇收入2300”清点着刚到手的现金,米坪镇河西村监测户周玉社高兴地说。“全镇脱贫户和监测户70%80%的收入都来自香菇种植。”在交易市场查看香菇交易的该镇相关负责人任符冬说2023年,米坪镇脱贫户和监测户共115440人,累计种植香菇131.26万袋,总产值可突破800万元,仅此一项,可使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增收9863元。”

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米坪镇实施产业帮扶,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聚焦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和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通过优化奖补政策,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户收入稳步提高。2023年,全镇发展产业投入衔接资金400.24万元,有力推动了以香菇、山茱萸为主的特色产业促农增收,也开创了产业振兴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