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医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用这种方式救人,很特别!
本报讯(记者 于晓霞 通讯员 栗前)11月1日,来自我市的医学毕业生王德伟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的小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成为我市第99例、河南省第130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德伟是淅川县人,24岁,今年6月刚从大连医科大学毕业。2019年,他在大学期间通过公益宣讲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加入后,他一直盼望着自己能与患者配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今年8月,正在家中备战考研的王德伟,接到了期待已久的电话,当即做出了同意捐献的决定,并积极配合当地红十字会完成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准备工作。10月27日,王德伟在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开始捐献前准备工作。
11月1日上午,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后,王德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80毫升。这份“生命火种”被第一时间送抵外省,给陌生小患者点燃重获健康的希望之光。
“作为一名医学生,救死扶伤责无旁贷。在还没有正式成为一名医生时,能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挽救一个生命,我感到无比的荣幸。”王德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誓言,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内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大家庭中来,为更多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