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琼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位于中心城区百里奚路的南阳热力公司服务大厅显得格外繁忙,前来咨询、缴费的市民络绎不绝;在智慧热网调度中心,几名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着供回水流量、循环泵、补水泵等运行参数……
冬季供暖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冷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前,全市已建成管网总长294公里,换热站319座,承担着中心城区432个居民小区的供热需求,供热用户7万余户。为全面提高供热服务质量,我市实施中心城区集中供热质效提升工程,全面开展热力工程建设和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为群众冬季供暖提供有力保障。
在南阳热力公司二期热网新首站现场,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穿梭于设备之间,对设备进行检查、调试。新首站投资4000万元,它的建成启用,相当于为汽车增加了一个发动机,集中供热承载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将得以极大提升。
南阳热力公司市场开发部副主任王威介绍,目前,市区主管网注水量48000吨,已完成注水工作;各热力站二次网注水、试压工作同步开展,10月13日启动热网首站循环泵,开始一次网循环、排污工作,11月1日整个热网系统将具备升温条件。
今年,热力公司还投资5000万元建设第二条供热主管线,投资1100万元打通光武大道4处管网断点,实现光武大道DN1000供热“主动脉”贯通。即自电厂东侧围墙引出一条DN1200的主线,沿着百里奚路至张衡大道,并沿着高架桥位置北侧向东敷设至车站路,实现热网系统的全网互备,提升东西区域管网的整体调整能力,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记者来到车站北路过铁路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正紧张作业,工人们加紧完成过铁路桥最后170米管道铺设的扫尾工作。“11月1日正式注水,届时整个城区的供热输送能力大大增加,将有效提高市区的供暖效果。”王威说。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用户,今年3月份南阳热力公司的“冬病春治”工作全面展开,加强设备维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订了《2023年热网停运排污方案》《2023年湿法保养方案》等多个方案,一站一策开展热力设施维保工作,累计维保热力站288座,清洗板换97组,清洗单元滤网1608组,清洗入户滤网31729个,处理热力站缺陷16个。另外对一些老旧热力站进行安全性提升改造、对运行超10年的主管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眼下,各小区收费、供热设备启动调试等供热前准备工作正有序开展。南阳热力公司提前发布消息,在片区内各小区张贴供暖调试《通知》,发送提醒短信10万余条,公布服务电话,让居民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服务人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各片区供热服务人员对片区内主管网和小区内供热设施开展巡检工作。
在河南工院文化路小区内,供热三所所长乔崇贤带领检修人员对小区换热站内的供热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检修,对设备进行调试,同时清洗单元滤网,确保居民供热效果稳定。热力工作人员摆放的供暖小常识宣传展板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大家讲解安全用暖注意事项及今年的热费价格和缴费方式。
“最近几年,供暖效果一直不错,今年热力公司更是提前准备,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希望今冬家里一如既往地温暖。”正在咨询供暖事项的居民们对供暖十分期待。
为不断提升智慧供热工作,南阳热力公司完成了管网GIS系统开发建设,建立数字化管网三维坐标图,监测城区热力管网及重要设施、部件的位置分布,并结合水力计算建模,及时调控一次网流量分配,提升供热效果。运用“互联网+技术”,联网天气预报,加强用户室温监测,实现热源、热网、热力站、热用户智能一体化联动供热运行。
供暖无小事,冷暖系民生。南阳热力公司副总经理杨林表示,将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供热服务质量,让市民生活更幸福、城市建设更美好,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10月31日新稿)(“办好民生实事 托起百姓幸福”系列报道) 集中供热,用心温暖一座城 ——全市已建成管网总长294公里,换热站319座,供热用户7万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