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名品】阳光金果西峡猕猴桃 (“甜猕”产业绘广阔前景)
作者:  张飞

【南阳名品】

阳光金果西峡猕猴桃 (“甜猕”产业绘广阔前景)

本报记者 张飞

8ef61937-173b-4732-b9a6-efe067911a43.jpg

嫁接、施肥、剪枝、疏蕾、授粉、套袋……从山间野果到致富金果,有千年生长历史的西峡猕猴桃作为西峡县的特产,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境内的猕猴桃品质优良,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高,产品通过多项国际及国内认证,获得多项荣誉。
    走进西坪镇东官庄村金桃猕猴桃种植基地,一大片枝繁叶茂的猕猴桃映入眼帘,一株株粗壮的猕猴桃藤蔓上绿叶葱郁,硕果累累,一个个果型饱满、大小不一的猕猴桃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种了130亩,大约能摘23.5万公斤果子,今年行情好,预计能卖230多万元,一亩地大概1.7万元,比去年一亩地增长6000块钱。”种植大户赵炎告诉记者。

“世界猕猴桃在中国,中国猕猴桃在西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峡县便着手研究和发展人工种植猕猴桃,并把猕猴桃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西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中国生态金果之都”,西峡猕猴桃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等殊荣。

近年来,西峡县通过制定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西峡猕猴桃》,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并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组织科研力量和技术指导人员不断选育新优猕猴桃品种、推广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每年都有1.8万名果农在各种种植培训中获益,形成了“红、黄、绿”肉果实和“早、中、晚”熟品种相互搭配的科学布局。

据了解,西峡县已经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4.5万亩,果园挂果面积有8.5万亩,现代化猕猴桃基地3200亩,猕猴桃专业合作社85家,培育招引猕猴桃加工销售企业12家。西峡县猕猴桃发展中心主任李勇表示,今年,西峡县猕猴桃年产量预估能达到0.8亿公斤,年综合效益可达22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年产量上升了35%,价格上升了20%。

目前,西峡县全县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种植、销售、深加工的人员达到8万人,重点产区农民收入的70%来自猕猴桃产业,猕猴桃产业已成为支撑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大批农民通过种植猕猴桃走上了致富路。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并且带动了包装、运输、贮藏、加工、营销、旅游等多个行业快速发展,如今,西峡县已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如:西峡县丹水镇南阳正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果维甲”猕猴桃果汁、果酒系列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畅销全国各地。

除了电商销售,西峡县还将猕猴桃作为一种产业文化,将主产区之一丁河镇打造成猕猴桃小镇,加快推进农游融合,建成猕猴桃展览馆,成为集产业历史介绍、产品展示、农业科普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样板。

产业旺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西峡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理念,把猕猴桃特色农业与文旅发展融合,全方位、多角度丰富猕猴桃文化元素,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拓宽果农增收渠道,切实增强猕猴桃特色产业的“活血”功能,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进一步助推了西峡县乡村振兴工作。

hBg16_l4AuIcOLAro7HCJR0NmGImAj8zgBzOHnMD.jpg

b53270a8-fbe4-4e98-a1e4-5128cd9a61e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