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文中数据正在核对】数说养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托起幸福“夕阳红”
作者:  赵明禄

本报记者 赵明禄  周梦 /


志愿者.jpg

10月17日,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与高龄老人促膝谈心。


      

目前,南阳市户籍人口123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9.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35.7万,占老年人口的15.6%

在南阳养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养老模式,养老工作呈现出城市与乡村、兜底与普惠、事业与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态势。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任务、“六专六好”模式、“两清”专项行动、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机构与养老服务设施融合共建……我市努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托起幸福“夕阳红”,让老年人“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就能享受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推动养老事业城乡一体高质量发展

我市努力构建市、县、街道、社区、居家五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格局。在城镇,持续打造以“六专六好”为主要内容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抓好“六专”建设(专养即专业化养老机构,专照即专业化日间照料,专保即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专控即智能化养老服务专控平台,专营即专业化养老服务运营,专产即专业化养老服务产业),建立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服务站点为“臂膀”、老年人家庭为“网点”,以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抓手的养老模式,实现“六好”(即机构敬养好、日间照料好、居家服务好、医疗保健好、文教体娱好、安全保障好)目标,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农村,全面实施以“四集中”为主要内容的兜底保障养老服务建设工程,推广“集中+居家”养老模式,通过开展“四集中”(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卫生机构集中治疗康复)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民政、财政、卫健、医保等多部门民生政策,统筹资金资源,有效解决全市特困、重残、孤寡等特殊贫困群体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养老的难题。同时,在保障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将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多余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提供低偿服务。

培育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新优势

依托南阳的气候、山水、中医药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文旅康养、中医药康养等特色养老产业。实施“养老服务+行业(中医药、艾产业、文旅、家政、养生)”行动,将“中医康养、中医保健、中药慢疗”等传统中医药康养手段植入养老机构,目前全市已有693家养老机构植入中医药元素,广受老年人欢迎。加快康养园区建设,全力打造西峡老界岭中原康养城、卧龙区麒麟湖康养小镇、市职教园区中健瑞祥养老综合体、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康养园区类项目,引进机构进行建设。外联内引培育优质品牌,培育出天佑康宁、金色年轮、乐如家、映山红等30余家服务优、实力强的本地品牌,招引中国康养、中国光大、安徽乐庭、山东创新、河南瑞阳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品牌。特别是近期,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深入对接,力争将这一康养领域的“航空母舰”引入南阳。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谋划、包装、申报养老项目,上报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个;争取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营资金2762万元;争取8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资金400万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项目资金345万元、“四集中”兜底保障机构医养结合项目资金345万元。

提升为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我市积极培育以“康养”为支撑的康复疗养、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康养培训等服务产业,建设具有中医药特长、吃苦耐劳、规模宏大的“康养宛军”队伍,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一是持续开展“两清”行动,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地用房提供基础保障。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服务用地用房清查清理专项行动,将养老用地由人均0.1㎡提高到0.3㎡,将养老用房由每百户30㎡提高到100㎡。成立由规划、住建、民政等6个部门组成的“两清”工作专班,集中时间,全面清理。目前,已清查规划养老服务用地421万㎡,人均养老用地达到0.32㎡;清理养老服务用房1768.4万㎡,补建养老服务用房19832万㎡,整合利用闲置公有用房13217.34万㎡。二是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环境保障。实施“一户一策”、按需“点单”、个性服务,为1.75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改造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家庭自付”的资金分担模式,鼓励更多老年人认同和开展家庭宜居环境建设。三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专业化人才保障。在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专建立培训基地,年培训养老护理员4000人以上,建设一支具有中医药特长、吃苦耐劳、规模宏大的“康养宛军”队伍,走向全国康养市场。目前,全市养老持证人才达8502人,累计培训人数21189人次。通过组织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全市累计组织各类养老技能大赛20余场次。全市243个街道(乡镇)社工站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通过志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开展上门服务、巡访服务,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提升为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864个,其中市级养老服务中心1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3个、乡镇敬老院215个、农村幸福院738个、民办养老院29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55个。各类机构养老床位数达13.36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6万张,占比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