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敬老月】以身释孝,传递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老有所为楷模李相岑——(引)用大爱点亮孝老敬亲的明灯(主)
作者:  赵明禄


本报记者 赵明禄  李金玺 文/图

微信图片_20231018160843.jpg

                           李相岑(右三)和志愿者们一起慰问高龄老人。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雨果曰: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顺,孝了你就顺了,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23年10月17日,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老有所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南阳市十大敬老楷模等荣誉称号的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李相岑一脸郑重地说。

孝老敬亲,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10月17日,天气晴好,阳光明媚。8时整,记者来到李相岑位于南阳市西关南夹后的家时,他正在喂瘫痪在床的父亲李德龙吃饭,他的老伴王荣玉正在洗老父亲刚刚换下来的带有污渍的衣服。

“老人家瘫痪11个月了,每天晚上相岑都给他擦身子、洗脚,多亏他几个孙子、孙女常常回来给他翻身、按摩,只要孩子们回来,他就特别开心!” 王荣玉告诉记者,老人今年93岁了,2022年还能拄着拐杖歪歪斜斜地走路,今年元旦,老人病情突然严重,卧床不起了,不会自主进食,大小便也失禁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日三餐都要通过胃管喂食。因为3顿正餐不能多食,现在老人是一日五餐,把瘦肉、鸡肉或猪肝加上胡萝卜、青菜,几样食物打成糊糊,再用注射器打入胃管。每天还要再加上一次果汁、一次牛奶。另外,老人的儿女、孙子孙女还有外孙子们都很孝顺,经常回来给他翻翻身,洗个澡,陪他说说话。她自豪地说:“为了不让老人感到寂寞,我做家务的时候,就把电视机打开,让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能听见声音,不会感到孤独。配制营养餐、防治褥疮、擦洗身体、换尿不湿, 我们一家人做起来都轻车熟路,比起专业护理员丝毫不差。”

“我家是卧龙区青华镇高老家村李营自然村的,从小我就看到,村上的路坏了父亲就去修,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了他总是跑前跑后。后来到南阳后,他经常骑着三轮车到街头捡烟头、捡白色垃圾等。早年我认养南阳梅园时,他经常带着瑞营、瑞明、瑞广、文渊等几个孙子、孙女去梅园劳动,我家被评为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文明家庭,离不开老人家传下来的好家风。我的侄子侄女、儿子女儿们都支持并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也与我父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今年70岁的李相岑一边给父亲洗脸,一边告诉记者:“因受到父亲乐善好施的影响,我才走上公益之路,成立了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在公益路上走过了20个年头。“关爱老人是协会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重阳节快到了,今年继续开展敬老月宣传活动,努力让老人们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幸福。”

尊老敬老,满满爱心夕阳红

“瑞营,10月23日就是重阳节了,今年在南阳卧龙岗门前广场举办敬老月宣传活动,外地游客多,细节可要考虑好,一定多准备些礼品。”

“书丽,慰问百名老人活动,还有多少老英雄、老革命没有去慰问,名单赶快提交上来,在重阳节前争取慰问完。”

……  ……

 8时30分,走出家门,大步流星的李相岑就掏出手机安排今年重阳节宣传活动。 “今天,秋高气爽,我和其他几名志愿者一起,去看望为国家富强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退役老兵和长寿老人,给他们送去秋装、食品,陪他们说话、聊天,切实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李相岑告诉记者。

出生于1953年的李相岑,是一名建筑工程师,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2003年,李相岑注册了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全职志愿者。20年来,他带领全家省吃俭用,却把大部分收入都奉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为香港回归、为三江洪灾、为汶川、玉树地震、为希望工程等进行数十次捐款。与这些“大事”相比,爱老敬老助老对李相岑来说就是平常事。

“从10月1日起,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就启动慰问百名老人活动,今天去慰问保家卫国的老英雄左永德和长寿老人焦春荣。” 李相岑介绍,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扬孝道文化,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于2016年3月26日设立了“孝老爱亲典范帮扶”项目,组建“孝爱典范帮扶委员会”,旨在传承美德,弘扬正能量,对孝老爱亲典范人物进行帮扶。8年来,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每年都对南阳获得国家、省、市级孝老爱亲先进典范人物进行慰问,对特殊困难家庭或个人进行帮扶,每年组织一场有孝老爱亲的典范人物参加的大型帮扶活动,宣扬孝道文化,传承国之精髓。每年敬老月,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都开展慰问百位老人活动,对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老英雄、老战士,空巢、孤残老人、百岁老人等进行慰问,送去关爱。2017年,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启动“黄手环”项目,至目前已经为5000多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易走失老人免费发放爱心黄手环。(黄手环内不仅有记录老人信息的卡片,上面还有二维码,佩戴黄手环的老人一旦走失,人们可以查看里面的信息卡片,或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查看老人信息,及时联系其家人。)    “幸福从‘头’开始,守护从‘医’出发。这些年,我们还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去,到乡村去,给孤寡、空巢、困难老人理发、洗澡、义诊,做心理辅导,开展送戏下乡等关爱老人的活动,努力把志愿服务做好、做实,为老人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126个志愿服务队  让崇德向善之花开遍南阳城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志愿服务,不只是一个人的付出,而是一群人的接力。从创办社区志愿服务之初,李相岑就广泛招募志愿者,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群众在哪里,社区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李相岑介绍,20年来,南阳市社区志愿协会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持续对接群众差异化需求,因人定“岗”、由“岗”惠群。今年,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就成立了壹公里生活志愿服务队、神鹰救援服务队、青剑律所志愿服务队等11个志愿服务队,还成立了卧龙区潦河镇崔营村志愿服务站、卧龙区青华镇后所村志愿服务站、卧龙区英庄镇胡营村志愿服务站,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至目前,南阳市社区志愿协会的126个志愿服务站遍布南阳城乡,涉及各行各业,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结识李相岑书记后,我的人生发生了很大变化,跟着李书记做公益,让我从帮助别人的行动中,收获了快乐,获得了尊重。李相岑是我的良师益友!”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景书丽说,做志愿服务,让她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成就感满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年的志愿服务,李相岑本人荣获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慈善楷模、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老有所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十大敬老楷模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也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河南省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南阳市文明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面对这么多的荣誉,李相岑感到无上光荣。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志愿者,将牢记使命,肩负时代担当,努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对于未来,70岁的李相岑信心满满地说,随着志愿队伍越来越多,服务项目越来越完善,文明实践之花也将开遍南阳城乡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