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通力协作 科学备播冬小麦
本报记者 李辉 通讯员 李善喜 文/图
“俺这块地是上浸地,雨水过去好几天了还水汪汪的,得赶紧清挪玉米秆、排出积水,可不能误了冬小麦播种。”10月16日,方城县博望镇姜庄村种田大户刘文献一大早就带人一起下田挖沟排水,备播小麦。
在该村的另一块农田里,随着一台大型旋耕机轰鸣作业,散发出泥土芳香的土壤霎时变得松软起来。正在巡回指导的该镇农业中心主任郭德奎对户主李新山说:“今年秋季雨水多,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要适当增加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用量,旋耕的土地还要耙磨压实,达到上虚下实,保证一播全苗。”
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这是豫西南农民多年积累的经验。眼下寒露已过,霜降将临,已到了冬播小麦的最佳时机。博望镇作为全国年产小麦超亿斤的乡镇,面对秋季阴雨连绵、天晴后土壤散墒慢、影响耕犁种麦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干群通力合作,确保小麦如期播种。
针对田间积水土地泥泞,玉米秸秆运不出地块,该镇机械抽水与人工排水同时并用,机械拉运、人背肩扛,腾地凉墒,每天投入小型抽水机120多台,秸秆清运2000多人。目前,2000多亩积水田块已排水完毕,腾挪玉米等秸秆4万多亩;面对土壤含水量大,本着能犁一块是一块,采用犁耕旋耕相结合,先机械耕翻“晒垡凉墒”,待水分撤出后再使用旋耕耙磨的办法,投入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800多台,日犁耕土地2万多亩。
科学备播环环相扣,技术指导到点到位。在方城县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博望镇印发《小麦备播技术要点》5000多份,召开小麦备播技术培训会2期,购买种肥同播式播种机62台,组织12人科技指导组分赴村组、田间指导,全面落实配方施肥,地下虫土壤防治、推广良种良法、机械精量匀播等一整套麦播新技术。
在小麦科学备播中,发挥种田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姜庄村种田大户刘文献,一人承包土地680亩,全部种植小麦,在镇农业中心牵头下,省农科院将其土地定为良种小麦试验示范基地,率先引进推广优质强筋、抗逆性能好的“新麦58”、“洛麦47”等品种,近期,博望镇将在该示范田里举行小麦科学备播现场会,邀请专家现场推广良种良法。
根据今年雨水过多,土壤肥力流失的情况,博望镇挖掘增产潜力,引导农民在适量增施化肥的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养殖场多的优势,让村民清羊圈、清鸡舍,发挥农家肥的增产作用,全镇有12000多亩麦田增施了羊粪、鸡粪、猪粪等农家肥。
截至目前,该镇13.6万亩麦播农田里机声隆隆,人头攒动,每天出动拖拉机、旋耕机、农用车等1000多台,投入劳力4000多人,已犁耕晒垡4.7万亩,旋耕耙磨3.5万多亩,播种小麦2000多亩。
博望镇张庄村村民正在旋耕土地。
博望镇湾街村村民正在旋耕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