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题市民话文明 我的家 ——文明南阳城
作者:  冯欣

我的家

——文明南阳城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诗仙李白在《南都行》中给予南阳的评价,是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最佳写照。   

自古以来,藏龙卧虎,贤能荟萃,英雄辈出。史家所称的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皆为人类精英,均出南阳。

拉近镜头,南阳人在现代新闻媒体频频出现,续写着文明南阳的耀眼历史。四川抗震救灾中献出年轻生命的抗震英雄现役军人武文斌是南阳人,在湖南娄底舍己救人的殷晓非是南阳人,在江苏昆山爆炸案中冒死救人的邹令冬是南阳人,在新疆阿克苏制服持刀歹徒的李运航也是南阳人。

“南阳好人多”,一句平淡的赞誉,是无数文明南阳人的热情、汗水甚至血水、泪水浇灌、培育出来的文明之花。为了抢救儿童、三闯火海、将自己烧成“炭人”的英雄烈士王锋被央视评为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

“南阳好人多”,雷锋式的人物很多,曾经作为雷锋战友的故乡,这里活跃着当代学习雷锋同志的最大群体—“编外雷锋团”,掀起人人学雷锋、处处做好事、个个是好人的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南阳好人多”,在于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一诺千金的“诚信文化”,尊老爱幼的“孝悌文化”,勤政清廉的“官德文化”,滋润无数的南阳儿女,融入血肉灵魂,蔚成了南阳的优风良俗和群体自觉。

幼儿园孩子在家庭聚餐时,教育家人:使用公筷就餐人人有责!

汽车行至路口时,司机停下车来,微笑示意路人:您先走,注意安全!

公交车上时时演奏着对老弱病残孕让座的旋律:您请坐!

市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秩序井然,不大声喧哗,车辆停放整齐,处处彰显着:公共场所是我家,文明排队、文明停车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为文明城市的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凌晨4点的街头,刷刷的扫地声显得格外响亮,街道拐角的灯光显得格外刺眼,灯光下“免费早餐”的牌子也显得格外醒目,一张张饱经沧桑的面容聚集在这里,笑着、聊着、喝着热腾腾的粥……喝粥者是城市的美容师,施粥者是共建共享者,他们共同解锁着大美南阳的幸福密码。

口袋公园、街心花园、人民公园传出的各种旋律,市民脸上的笑容是南阳市人民生活的美好点缀。

医圣祠的红墙外拍照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武侯祠的三顾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每时每刻都在宣传着南阳厚重的文化,彰显着南阳人民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一顾惊艳,二顾倾心,三顾忘返;一个老百姓“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幸福之地。

 

 

 

作者:冯欣,女,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136737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