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自信焕发青春活力
作者:  李萍

让文化自信焕发青春活力

全媒体记者  李萍


       红墙黄瓦下,手提绛纱灯的少女衣袂飘飘;纤指轻抚处,一曲古琴曲悠扬空灵……连日来,南阳医圣文化园西侧红墙处,一拨又一拨的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一群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也在此咔嚓咔嚓拍个不停,红墙边的古风古韵,就这样入了镜,带着满满的大片既视感。

       这红墙的“红”,是独属于医圣祠的色彩。医圣祠是医圣张仲景墓祠纪念地,1982年5月,建筑大师杨廷宝回到故乡南阳时,参与了正在修复扩建中的医圣祠设计方案的研究讨论,为改变墓祠的压抑氛围,山门处采用渐变的红墙,在庄重中增添的一抹独特鲜明的色彩,张扬出生命的活力。为了更好地弘扬仲景文化、打造中医药文化新地标,南阳在医圣祠周围规划了689亩的医圣文化园项目并于2021年开工建设,文化园围墙,同样采用了医圣祠独有的红色。

市民纷纷驻足拍照打卡 

       2023年7月,当医圣文化园西侧一堵红墙揭开面纱,那典雅古朴的“圣祠红”与“琉璃黄”便惊艳了众人的目光。不过数日,红墙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无论是南阳本地人还是外地慕名而来者,无论是汉服妆造还是现代穿搭,红墙下拍出的画面都是意境与“颜值”兼具,因此在各新媒体平台“火”出了圈,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与之密切相关的医圣祠及仲景文化,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为进一步打响仲景文化品牌、全力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高地,2023年10月4日起,由南阳市医圣祠、南阳市摄影家协会、南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三色鸽乳业有限公司主办,南阳市播音朗诵协会、南阳市汉服文化传播学会、南阳古琴研究会协办的“三色鸽杯·圣祠红墙”抖音暨摄影大赛启动,一场以红墙为背景或场景的全民创作就此开展。“非遗”来了,宛梆表演,女红刺绣;古琴、琵琶、古筝来了,曲悠扬,韵味长……

       为拉满氛围感,南阳汉服文化传播学会提供了一套套汉服,年轻的姑娘小伙现场化妆并穿上汉服,或执团扇,或举油纸伞,或提绛纱灯,在红墙下或行或立,一时间,他们既是游客,也是艺术的参与者,既以红墙为背景,也与红墙一起成就了每一帧美景。南阳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则和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一起,用镜头定格下独属于这堵红墙的风景。“这种活动年轻人非常喜欢参加。”南阳汉服文化传播学会会长陈燕丽说,南阳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参加本次活动,希望有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喜欢上汉文化,“今后我们也会更多地思考汉服文化与中医药传承方面的结合,在弘扬仲景文化上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红墙打卡后,不少年轻人前往医圣祠参观,走近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我在红墙处拍过三次视频了。”南阳理工学院的小刘说,他非常喜欢这种古朴但又稍微明亮的色彩,前些年第一次进医圣祠时就被山门的红色吸引住了,这次来拍照,主要是陪同学。“她不是南阳市人,所以拍照后我带她来医圣祠看看。”小刘表示,同学来之前做过功课,对医圣和仲景文化有所了解,“虽然我不是学医的,但仲景精神和传统中医药文化值得弘扬,我也为自己是医圣故里人感到自豪。”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萍 摄

     “近年来,各地的古建筑、博物馆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圣地。医圣祠也毫不例外。”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说,医圣祠红墙的红色,早成为一个独有的人文标识,它不仅是一堵墙的风景,更体现了南阳一座城的文化厚重。医圣文化园红墙的高人气,既与近年来医圣祠不断开展的各种文化宣传活动有关,更与年轻人文化自信的提升密切相关,“大家对人文古建景点的热爱,体现了对仲景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感。我们也希望通过组织本次拍摄活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根据他们的审美素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为仲景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秋风习习,红墙外,打卡的人络绎不绝。红墙内,崇楼高阁的医圣文化园气势恢宏,绿意掩映的医圣祠古意盎然。一墙,一园,一祠,在历史的厚重感与新时代的青春年轻态中寻求着碰撞与交融,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也激扬着文化自信的力量。

2d36f2914c8b85a0f662f7d38d766f3.jpg

5f681fb0aeae394662a0013e63a5ba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