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副中心 代表在行动”之9
书写教师风范 争当有为代表
——记市人大代表刘克鲜
本报记者 王好学 通讯员 雷建华 李润生 文/图
“师者,所以传授道业解惑也”,这是方城县第三幼儿园园长刘克鲜的座右铭。从教32年来,她始终如一日,不忘初心,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原则,培育出众多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情系幼教付真情,滋养童心护成长。刘克鲜提倡“以柔养心、以美润行、科学教育、共育成长”的教学理念,探索出了“我爱幼儿园”“家乡美”“中国美”系列主题课程并推广应用,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回报社会、回报家长。刘克鲜说:“我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把园所办成幼儿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一流园所。”做好教育工作是她的初心,这份初心随着年月更迭变得愈加纯粹和坚定。
躬耕教坛多年,她始终体现着立德育人、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授予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名师”等荣誉称号;被南阳市教育局授予“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心为民践初心,情系群众解民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要对人民有交代、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就尽量去做,并且用心做好。”从她质朴的话语里,可以看到一位人民教师的满腔热情与爱心,更看到了一名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为民奔走呼吁的强烈愿望与责任。
作为一名园丁,她立足三尺讲台,默默耕耘,诲人不倦,尽职尽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为民代言。多年来,她提出“关于解决幼儿园师资紧缺问题的建议”“关于制定《民族进步条例》的建议”“关于关注校园安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建议”等,并助力《关于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等工作落实落地,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她聚焦市、县重点工作,强监督、建真言,累计接待群众30余人次,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有效推动解决了城市停车难、乡村医疗保障弱、农村人居环境差等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
刘克鲜说:“为学前教育工作添一份力、尽一份心,是我坚守的初心,追求的梦想。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不忘初心,为民代言,是我的无上荣光。”万般辛苦不觉累,但愿育出千里驹。书写教师风范,争当有为代表,她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