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评论)让青少年网民文明“冲浪”
段平
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是顺应数字社会公民素养的时代要求。随着网络空间的“乱象”“歪风”“谣言”层出不穷,未成年人网上“冲浪”险象丛生,维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任重而道远,因此,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势在必行。
当前中国已经拥有超过十亿人的网民群体,这其中青少年占据大多数,且青少年“触网”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未成年人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他们生于数字化时代,网络在他们的成长中不可或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问题宜疏不宜堵,在数字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将成为他们畅游网海的可靠“通行证”。
只有在社会体系联合共治下,推行青少年网络模式全覆盖,净化网络“浊气”,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要筑牢网络教育防护网,建立契合数字社会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理念,引导大众积极帮助青少年认识、理解、判断和把握网络道德意识,引导社会科学合理地看待数字技术对青少年的影响,以促进未成年人发展权利的正面视角,在防范其因接触网络遭受负面影响的同时,又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介带来的资源与发展机会,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人格素养及网络素养。
家校联合发力,也是筑牢网络教育防护基石的利器。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网络素养教育,组织开展以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明礼仪、网络防沉迷知识、网络相关法律知识为重点的学习教育课程;另一方面,父母要切实发挥第一导师的监督引导作用,不仅要实时了解关注孩子的网络世界,允许孩子有一定程度自主性的同时,还要适度干预不当上网行为,让未成年人有分辨网络是非曲直的能力,汲取积极正向的教育资源促进个人价值观建立及综合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