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秋国庆长假临近,过节也要理性消费
作者:  陈丹丹

中秋国庆长假临近,过节也要理性消费
全媒体记者 陈丹丹

中秋、国庆佳节即将来临,恰逢2023年中原迷笛音乐节在南阳举办,新一轮的消费高峰将至,购物、聚餐、旅游等将成为消费热点。为使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佳节,结合季节性、时令性消费热点,南阳市12315指挥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安全文明理性消费,谨防各类消费陷阱,确保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饮食安全多留心。节假日是家人朋友外出聚餐的高峰期在外出就餐时,要查看商家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注意查看菜单价格,留意是否明码标价或事先询问价格和收费标准,结账时索要账单进行核对,防止“低价高收”等情况。购买月饼一要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渠道购买;二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特别注意生产日期是否有涂改痕迹;三要查看真空包装是否破损漏气或涨袋、有没有变质;四是购买现场自制的月饼时,要注意查看生产经营者有无相关证照以及制作加工环境是否干净卫生。
食用河鲜有讲究。每年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正是最佳的品尝时机。选购螃蟹时要注意其鲜活度,不要挑选死蟹或濒临死亡的蟹,可以把螃蟹翻过来,能迅速翻转回来的,表明活力强比较新鲜。选购好的螃蟹如不立即食用,切记不要用水刷洗,应将螃蟹平铺在冰箱的冷藏格上面,然后上面覆盖一条拧干的湿毛巾,这样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消费者在食用河鲜海鲜产品时,应尽量选择高温烹煮,煮熟煮透;若选择生腌海鲜,除了食材新鲜外,还需适度适量食用。
假期旅行做攻略。“双节”期间将会迎来一波旅游高峰,出行前要提前查询清楚景区限流、预约等信息。选择旅行社时,认真核实其《营业执照》和《业务经营许可证》;签订旅游合同时,谨慎查看合同内容,必要时可要求将广告、口头承诺内容写入合同,注意索要和留存好相关发票。谨防“低价游”、“零团费”等旅游产品,认真阅读旅游合同后再签订,谨防霸王条款。
面对促销要理性。很多商场、购物平台纷纷推出打折促销,购物送红包、预售抵用券等活动。大家对待这波促销要保持理智,不需要、不了解、不正规的商品不买,避免造成浪费。注意留取购物凭证,以防止后续出现消费纠纷。预付式消费务必谨慎,一些美容美发、餐饮服务、娱乐健身等商家可能会借节假日的噱头推出较大优惠的办卡、充值类营销活动。面对这类活动要保持警惕,充分考虑个人实际需求,不要被宣传的大幅折扣优惠吸引而冲动消费。确需办卡或充值时,建议投入的金额不要太大,谨慎选择预付额度高、服务周期长的预付卡。要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好相关条款,不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索要正式票据,并注意发票上要加盖与经营机构名称一致的公章、财务章或发票专用章,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酒店住宿应注意。近期,市12315指挥中心接到的投诉中,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已确定价格并对外销售的客房,入住时临时加价;在第三方平台等渠道预定房间订单生效的情况下单方面毁约;擅自过高提高价格。消费者可对照上述禁止性价格行为,自觉抵制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增强维权意识,树立正确消费观,主动索要消费凭证、做好证据留存。如遇消费纠纷,请及时拨打0377-12315,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