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题:学思干促提升 拼发展谋新篇“一把手”系列访谈  以思路之新攻坚之力再攀高峰  ——访内乡县委书记张智广
作者:  段平

  本报记者段平

  对标先进找差距,极限尽责拼发展。内乡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如何跑出加速度、铸造新辉煌?日前,记者采访了内乡县委书记张智广。


  “此次县处级党政主要领导上海培训班学习,既是一次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的头脑风暴,也是一次激发干劲、加压奋进的誓师动员,更是一次‘学经验、找差距、转作风、促提升’的专题教育,我深切感受到先进地区的思维理念、务实创新举措和蓬勃发展动力。”张智广说,对标先进地区,内乡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经济指标不理想、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比较小两个方面。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5%,和先进地区比有较大的差距;五大主导产业中除农牧装备产业外,其他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关联度较低,企业的规模和集聚效益不够,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如何将先进经验和做法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和运用?张智广介绍说,今年以来,内乡县聚焦经济发展“拼速度”,95个省市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加快推进,经济整体保持了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聚焦民生福祉“添温度”,持续实施有力度、有温度的利民举措,特别是今年高考成绩创下历史新高,全县16位学子被清华、北大、香港科技大学等名校录取;职教工作也在全市处于领先位次;内乡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全省文旅消费示范县、“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内乡模式”在全国推广。聚焦基层基础“加力度”,在五星支部创建中运用“三个三”的工作法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县创成“五星”支部7个、“四星”支部43个,整顿7个软弱涣散村。


  张智广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五大行动的有效实施。一是强力实施“思想破冰突围”行动,学习先进地区奋勇争先、永争一流的境界、气魄和发展的大格局、大视野,打破思维惯性,强化破局意识、危机意识,从助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去谋划、去思考。二是强力实施“产业扬优抢新”行动,持续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绿色印刷包装新材料、多能互补一体化、新型建材五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牧原、华福、电厂等企业的“链长”功能、头部作用,加快培育新能源、生命健康、合成生物三大战新产业。三是强力实施“项目招大引强”行动,严格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运用“产业生态”和“供应链”思维,坚持把战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聚焦“五大战区”、瞄准“三类500强”,力争下半年再招引30个超亿元的龙头型、支撑型、链环型企业。同时加快已落地的联邦动保、千牧肝素钠、图文影像等95个省市重点项目,为内乡的发展积聚更多的动能。四是强力实施“环境创优领先”行动,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聚焦县域经济的关键部位、重点环节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进电厂二期、储煤基地二期和青杠树15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进一步夯实能源、物流、交通等基础能力;持续推进“三个一批”集中开工活动,重点围绕项目企业全周期管理服务;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数字赋能;实施“双培育双服务”专项行动,让企业安心、顺心、放心。五是强力实施“作风建设提升”行动,深入开展“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大力开展“副局长、科(股)长”中梗阻现象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年度经济观摩讲评、半年党建述职,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克服“躺平”思想;组织开展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全覆盖集中轮训,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思路之新、攻坚之力推动内乡高质量发展。


  当前,内乡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加速奔跑,如何攀登更高峰?张智广表示,内乡将对标先进明方向,高效突破争一流,坚定不移走好高效率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力争在“十四五末,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实力,都能领跑全市第一方阵,成为当之无愧的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和农牧装备之都,实至名归的工业强县、农牧大县、文旅名县,名副其实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山水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