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新闻)山里的野果熟了
作者:  陈琼


本报记者陈琼

全媒体记者刘剑飞 陈思远

“在后山转了一圈,捡到了一小块黄蜡石、一块水锈石、一枚红香菌、一把黑木耳……”9月10日,家住西峡县双龙镇十亩地村的王杰在朋友圈晒出这条信息,引来大量围观和点赞。

西峡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全县公益林面积327.29万亩,植物种类达到1600多种,被誉为“天然植物标本园”。十亩地村位于县城北部山区,森林植被茂盛,环境秀美,山上自然资源丰富。

随着中秋节临近,山里的各种野果也到了成熟期,野柿子、野核桃、野生猕猴桃等挂满枝头,一场大雨过后,各类菌类也遍地开花,俨然成了一座“天然宝库”。乡间小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挎着竹篮,拿着袋子,上山采摘捡拾各种果实。

精品出深山野果变金果。各种野果、野生菌让周边群众满载而归,大饱口福,也很受市场欢迎,逐渐让餐桌美味更丰富。“俺们从小在山里生活,野生菌基本上都见够遍,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眼都能认出来。”60岁的村民李国敏说。“现在每斤野生红杆菌能卖到近百元,上个月我爬山时捡到的红菇、木耳等总共卖了1000多块钱哩。”

“咱们山里野生资源多,原生态无污染,很受市场欢迎,山上的野菜已成为石门湖景区20多家农家宾馆里的特色菜,挖野菜找野味也帮助当地群众拓展了‘绿色’增收途径。”十亩地村党支部书记李同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