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凡人义举撼心魄 英雄沃土繁星烁——聚焦我市见义勇为英雄先进典型
作者:  于欢

本报记者 于欢

他们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他们舍己为人扶危济困,他们舍生忘死维护正义,他们用凡人义举向全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见义勇为英雄。

多年以来,我市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一起起英雄的事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诠释了见义勇为精神已经厚植于豫西南盆地这片精神沃土。

在“99公益日”到来之际,市见义勇力事业促进业希冀通过一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英雄的群体,见贤思齐,让正能量得到正反馈,凝聚起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磅礴合力,使正义、正气、热情的厚德秉性代代相传。


凡人善举

见义勇为英雄不断涌现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只要心存大义,任何人都可能化身"超人",成为拯救他人的平凡英雄。

1949年3月出生的邓州市刘集镇曾家村化台庄人曾凡斗,就是这样一位英雄!2022年3月26日下午,时年73岁的他在家门口剁草时,忽然发现附近池塘里有人落水,他不假思索直接跳进刺骨的水中将两岁幼童成功救出。面对众人的褒奖,朴实的老人一脸平静:"这是做人的本分,没啥好表扬的!"

面对随着风势愈来愈烈的山火,您怕吗?时年51岁的南召县四棵树乡二郎船村村民段玉凡毅然冲进火场救火,这件发生在2008年3月26日下午的事,令其全身70%的面积被Ⅲ度烧伤,变成了一个面目全非的"怪物",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治,浑身被药膏涂抹着的他终于脱离危险。直至今天,伤口还会隐隐作痛的段玉凡谈起那次英勇仍不后悔:"如果事情再发生一次,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救火"。

英雄不问出处!仍会义无反顾救火的还有47岁的宛城区人张允林——去年3月26号下午4点,这名普通的"快递小哥"不顾个人安危多次进入一家起火的早餐店施救,将6个滚烫液化气罐转移到安全地点,他已成为众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此外,还有在危急关头冲向前的淅川人龚国红,如果不是他出手相助,被卷入洪流的女子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22岁那年勇斗持刀歹徒、不幸受伤但仍擒拿歹人的镇平小伙李朝柱也必须表扬。昔日刚从警校毕业的待业青年,用其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精气神诠释人间大爱、激励着世人勇毅向前。如今身为一名人民警察的他更是守护着正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恒跃",这名原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东河所的一名普通工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缅怀。2018年6月15日上午,时年58岁的他发现白河中有人意外落水,在生死攸关之际他挺身而出,为施救落水男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雄义举惊天动地,悲哉壮哉!


临危不惧

英雄群体筑就正义丰碑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诸多的"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孕育着见义勇为英雄。

这是三名60后、70后、80后素昧平生男女携手勇救小学生的英勇之事!2021年5月25日中午,一歹徒手持棒球棍对正在放学途中的学生肆意行凶,瞬间造成多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60后梁东、70后孔磊和80后姑娘魏静见状不约而同上前与歹徒进行搏斗,后在学校保安和民警的协助下制服歹徒。有媒体采访报道后写下如此评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当看到有小孩落水,桐柏县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刘科元和朋友张涛想都没想直接下水救人。经过一番惊险,两个孩子被救上岸。患有心肌炎和风湿的刘科元抑制住不停发抖的手脚,赶紧和朋友对两个孩子进行急救。孩子相继苏醒得救,俩人便悄然离开。这件发生在2015年6月22日的事,若不是后来有村民反映,两个好朋友的义举肯定不会被人所知。"做好事还留啥名,孩子没事我们就放心了!"好哥俩的话朴实且真挚。

类似的群体见义勇为层出不穷。2001年2月,社旗县朱集镇聂建松、聂兴朝、聂兴龙三人路遇两名持刀歹徒劫持一村民,三兄弟见状凭借着本能意识冲了上去救人。歹徒见有人阻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变得更加凶狠和疯狂,其中一人挥刀乱砍。聂建松三人毫不畏惧挺身而出进行搏斗,后歹徒被吓退逃窜。在激烈的搏斗过程中,聂建松被歹徒砍伤面部,至今面部还留有一道深长的疤痕。回忆当年惊险一幕,三兄弟的回复一模一样:"一点儿也不后悔,救助乡邻是大事!"


军人本色

挺身而出谱写英雄赞歌

人民子弟兵永远是我们最信赖的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回乡休假期间,新野县樊集乡田庄村人葛旺森在去年10月8日中午时分救了一名落水男孩的命。这名入伍七年、因表现突出先后三次受到部队嘉奖的年轻战士对此淡然一笑:"这只是当兵的基本操作,不值得一提!"

同为1997年10月出生的西峡人金川和徐廷华互不认识,因为回家他们乘坐同一辆客车。2020年6月12日下午,当他俩乘坐的车行该县双龙镇分水岭路段一弯道处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车头严重受损,车身被卡在路边防护栏,客车内20多名乘客的生命危在旦夕。危急之时,现役军人金川与退役军人徐廷华相继站出,他俩联手砸开窗户将车内司乘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在雨中的悬崖边上演了一幕与死神抢时间的英勇。"当人们向我们敬礼道谢时,我感到了军人的光荣与伟大!"两名好战友回忆当时仍激动万分。

退役不褪色的还有25岁的卧龙区人刘嘉辉,去年2月6日晚,他发现城区中州路中光厂家属院内一平房失火,冒着浓烟与大火,他先后两次冲进去成功将一被困老人救出。面对众人的好评,小伙子对自己当过兵的经历颇为自豪,"咱当兵的就是要保护老百姓的!"


厚植沃土

让英雄之光照耀盆地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古圣先贤的追求,涵盖了仁人志士的夙愿。在我们身边,当危难出现时,总会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挺身而出、慷慨赴险,以平凡之躯行英雄之事。

"英雄"层出不穷,并非偶然。市见义勇为事业促进会会长谢先锋表示,见义勇为者源于人民,成长于平凡的生活,对每个具体的英雄来讲,来自社会各界群众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认可,才是他们坚定信心、继续坚守英雄情怀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同时,这也源自南阳这座千年古城日积月累的培养,沉淀文化的滋润。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市始终落实好《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健全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和帮扶保障长效机制,强化法治保障,持续开展见义勇为英模选树表彰活动,加大英模事迹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氛围,努力让英雄们在付出后得到温暖的回报,有效防止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现象的出现,使正义、正气在南阳盆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耿耀敬认为,众多受到隆重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群体散布在绿水青山间,是人民的英雄、社会的榜样,更是南阳发展的财富。他们如同种子一样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英勇无畏、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的精神品质,已成为我市上下的道德律条、行为准则和自发选择,正凝聚起平安南阳建设的磅礴合力,筑牢社会治理的坚固长城,为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